兰山
①在今山东郯城县西北。清于今临沂市置兰山县以此名。
②在今四川资中县东。《寰宇记》卷76盘石县:兰山“在县东十五里。高三里,上有八面,悬崖壁耸”。《舆地纪胜》卷157资州:兰山,“《图经》:名蓝山,以其色如蓝,故名”。
集镇名。在吉林省柳河县南部。兰山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000。近山林茂呈蔚蓝色,故名。有多处人参场,有果园,产木材。有粮米加工、木材加工等厂。通公路。
①在今山东郯城县西北。清于今临沂市置兰山县以此名。
②在今四川资中县东。《寰宇记》卷76盘石县:兰山“在县东十五里。高三里,上有八面,悬崖壁耸”。《舆地纪胜》卷157资州:兰山,“《图经》:名蓝山,以其色如蓝,故名”。
集镇名。在吉林省柳河县南部。兰山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000。近山林茂呈蔚蓝色,故名。有多处人参场,有果园,产木材。有粮米加工、木材加工等厂。通公路。
①在今河南信阳市。《寰宇记》卷132信阳县:“义阳山在县东五十步。”《清一统志·汝宁府一》:“本名武山。后依山立义阳郡, 因更名。”②在今贵州风冈县东三十里。《清一统志·石阡府》:义阳山“唐义州治此”
①即教山。在今山西绛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1绛县: 殽山 “县东南八十五里。亦曰效山,又讹为罩山。即 《山海经》 所云 ‘教山,教水出焉’ 者也”。②一作崤山。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六十里。《春秋》:
在今湖南永州市北。《舆地纪胜》卷56永州:石马潭“在城北五十里湘水中,有石状如马”。《方舆纪要》作“府北十五里”。
一名茗山。在今安徽太湖县东南三十八里。《舆地纪胜》 卷46安庆府: 茗山 “在太湖县南五十里。莲花峰东北有梅福炼丹处”。《方舆纪要》 卷26太湖县 “新寨山” 条下: “又县南三十里曰香茗山,上产硃砂
①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南四十五里淮河中。《水经·淮水注》:“淮中有洲,俗号关洲。”即此。②在今湖北枝江县东南。《方舆纪要》卷78枝江县“芦洲”条下:“漷洲之下曰关洲,约广三十余里。利种柿,多民居。”
北宋东京城外城西面广济河上水门。在今河南开封市。《宋史·地理志》: 东京新城“广济河,上曰咸丰,下曰善利”。靖康初,金人犯咸丰门,即此。
北宋景祐四年(1037)置,归邕州节制。在今广西扶绥县北。辖有左州等十五羁縻州、县、峒。元至元中省入太平、思明二路。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北。辖有州洞十。属邕州。元至元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分河北路置,治所在大名府 (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以南,子牙河、滏阳河及京广铁路以东,雄县、霸州和天津市海河以南,及山东黄河以北地区。金正隆年间移治
即今新疆库尔勒市北铁门关。《晋书·四夷传》: 张骏遣杨宣讨焉耆,宣部将张植 “进屯铁门”。即此。在今河南省新安县西。清同治元年(1862年)陈德才率太平军大败清将杨飞熊于此。
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北。《战国策· 魏策二》: 成恢谓韩王称,“疾攻蔷,楚师必进矣”。即此。古邑名。在今河南省新安县西北。《战国策·魏策二》:成恢谓韩王称“疾攻蔷,楚师必进矣”。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