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福寺

兴福寺

①又名破山寺。在今江苏常熟市北,虞山东北麓破龙涧。《舆地纪胜》卷5平江府:兴福寺“在常熟之破山。齐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为寺。唐常建作《破山寺后禅院》诗,宋米芾手书,清言如泗勒石。称三绝碑。

②在唐长安城修德坊北隅,今陕西西安市内。宋敏求《长安志》卷10:兴福寺“本右领军大将军彭国公王君廓宅。贞观八年,太宗为太穆皇后追福,立为宏福寺。神龙中,改为兴福寺”。《类编长安志》卷5:“太宗时,广召天下名僧居之。沙门玄奘于西域回,居此寺西北禅院翻译。寺内有碑,面文贺兰敏之写《金刚经》,阴文寺僧怀仁集王羲之写太宗《圣教序》及高宗《述圣记》,为时所重。”


在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岭下。创建于南齐,原称大慈寺,又称破山寺。梁大同三年(537年)改称兴福寺。唐、宋时多次兴废,现寺内建筑多为明、清遗物。1980年对殿宇廊庑进行整修,并重塑佛像。寺坐北面南,寺前有香花桥,过桥有门楼,上额书“毗尼法界”四字。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还有救虎阁、空心亭、廉饮堂、印心石室、日照亭等。《常少府题破山寺诗碑》高1.43米,宽0.7米,传为米芾书。诗旁刻“乾隆三十七年,言如泗附识”二行。《吴越忠懿国王造全国阿育王舍利塔碑》计3块,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憨山沙门德清书,内记载万历年间顾耿光造父莹得阿育王塔事。清雍正七年(1729年)苏州太守童华草书碑,上刻“唐时旧寺今犹在,闻有高僧号破山。绿竹生孙随处是,白云出岫不知还。游冶到头眠后悔,繁华弹指失前欢。吴中弟子痴迷久,现宰官身说法难”的诗句。寺旁有四高僧祠,立僧塔五座。1982年修塔院,门前立冲天式柱两根,柱上刻清钱谦益书“异代并成罗汉果,空山时落曼陀花”的对联。为常熟市著名的佛教遗迹,亦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


猜你喜欢

  • 双塔

    ①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上都河北岸。明杨荣《北征记》:永乐二十二年(1424),朱棣北征,五月“丁丑次环州。戊寅,次双塔。己卯, 次开平”。②在今辽宁葫芦岛市东北。《方舆纪要》卷37宁远卫:双塔“在卫东

  • 招谕县

    唐垂拱三年 (687) 置,属锦州。治所即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东北招谕。北宋熙宁八年(1075) 废。古县名。唐垂拱三年(687年)置,治今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东北。属锦州。宋初属辰州,熙宁七年(10

  • 上陌县

    北魏置,属南阳郡。治所即今河南南阳市。北周将宛县省入改为上宛县。古县名。北魏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属南阳郡。北周并宛县入上陌,改名上宛县。

  • 永明城

    元置,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元《析津志》天下站名:“开元正东孛迷、樑母、孛吾、阿失吉、舍站、永明城。其东海东南百一十谋丹。”

  • 小巴山

    亦名小巴岭。在今四川南江县东北。《寰宇记》卷140难江县:“小巴岭在县东北一百三十里。《周地图》云:此山之南即古之巴国。其岭上多云雾,盛夏犹有积雪。又有北水源出此山。”

  • 六合郡

    北周改秦郡置,属秦州。治所在尉氏县(今江苏六合县)。隋开皇初废。

  • 广乡镇

    北魏置广乡县,隋废为镇。即今甘肃两当县治。北宋至道元年(995)移两当县治此。

  • 孟养土司

    明洪武十七年 (1384) 以云远府改置为孟养府,后为麓川思氏所并。三十五年 (1402) 得其地仍称府。永乐二年 (1404) 改置为孟养军民宣慰使司。治今缅甸孟养。正统十三年 (1448) 又为麓

  • 连城县

    ①东魏武定六年(548)置,属谷阳郡。治所在今安徽固镇县东南二十四里连城乡。北周废。②唐武德五年(622)析泷州正义县置,属南义州。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南大隆镇。贞观年间属义州。天宝初属连城郡。乾元初复

  • 雁门山

    ①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山海经·北次三经》: 碣石之山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 无草木”。 《水经·㶟水注》: 雁门山 “雁出其门, 在高柳北, 高柳在代中, 其山重峦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