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关
①在今浙江泰顺县东南分水山下,地当浙、闽之冲。《明史·沐英传》:“从大军征福建,破分水关。”即此。
②一名大关。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分水岭上,与江西铅山县接界。地当江、闽襟要, 自古有入闽第一关之称。五代至宋皆置寨于此,元废。明洪武初复置,设巡司戍守。清初废。
③即今福建诏安县西分水关,为闽、粤二省交界处。明、清置漳潮分界巡司于此。《清一统志·漳州府》:漳潮分界巡司“为漳潮分界处”,故名。
④即今福建福鼎县北与浙江平阳县交界的分水关。相传为五代王闽所置,以备吴越。
⑤明置,属饶平县。在今广东饶平县东。《方舆纪要》卷103饶平县:黄冈镇,“(嘉靖)三十八年,(倭贼)复从平和突犯,入分水关至黄冈”。清设汛,有外委把总驻防。
⑥即今贵州遵义县北分水垭。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之役,吴广军战捷于此。《明史·吴广传》:“广合希彬军连战红碗、水土崖、分水关皆捷,遂进营水牛塘。”
(1)在浙江省苍南县灵溪西南。因处浙江、福建两省边境分水岭上,故名。海拔约300米,与东、西两侧山峰高差100~200多米。五代吴越设戍守。关门已不存,遗址尚留残墙。为温分公路终点。(2)在福建省东南海岸,诏安县南诏西南。因处福建省与广东省交界处分水岭上,故名。关口海拔约140米。明代筑关,扼两省咽喉,历为军事要隘。有“福建省南大门”之称。尚存“闽粤之交坊”和“漳南第一关”石坊门。为通往广东省汕头孔道。正德十五年(1520年)置漳潮分界巡司于此,清因之。福分公路终点。 (3)又称大关。在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北分水岭上,与江西省铅山县接界。地当赣闽襟要,自古有入闽第一关之称。五代置寨于此,南宋开庆时并置大安驿。元废,明洪武初复置,设巡司戍守,清初废。(4)今贵州省遵义市北分水垭。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吴广军战捷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