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刘公岛

刘公岛

在今山东威海市东海中。为威海卫外蔽。周三十里,多林木,有田可耕。《明史·河渠四》:“自海洋所历竹岛、宁津所、靖海卫,东北转成山卫、刘公岛、威海卫,西历宁海卫,皆海面。”光绪《文登县志》卷1:刘公岛,“《元史》作刘家岛,亦作刘岛。旧传为海上刘氏别业。明初魏国公徐辉祖徙岛中居民于近郭,嘉靖间海贼王宪武造房五十三座,据而有之”。


在山东省威海市区东,黄海沿岸威海港口内。因岛上刘公庙而名。面积3.2平方千米,东西长4千米,南北1.5千米。丘陵地形,最高峰旗顶山海拔153.5米。岸线曲折,海岸陡峻。与辽东半岛旅顺口共扼渤海咽喉。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此建北洋水师海军基地,甲午战争时落入日军之手。现北洋水师所建设施多数保存下来,主要遗迹有北洋水师提督署、水师学堂、制造局、铁码头、麻井船坞及多处炮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化龙桥

    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方舆纪要》卷108北流县:化龙桥“两溪水合流其下。旧为行旅津要。宋开庆初,甃石为桥,构亭其上。永乐十一年毁,十四年修治,改曰登龙桥”。

  • 齐天山

    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南。与西晃山连麓别峰。《明一统志》卷65辰州府:齐天山“在麻阳县(今锦和镇)东南五十里。峰峦高出云表,天晴则秀色愈盛,故又名霁添山”。宋置齐天铺于山下。

  • 归乡

    在今湖北秭归县(剪刀峪)西北。《汉书·地理志》南郡秭归县:“归乡,故归国。”

  • 临济寺

    东魏兴和二年 (540) 创建,原在今河北正定县城东南二里临济村。晚唐时住持僧义玄在此创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重要教派之一。唐显通八年(867) 义玄逝世,其弟子建衣钵塔于正定城内东南隅,即今澄灵塔,临

  • 汉牛山

    在今四川小金县西南。《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汉牛雪山“在懋功屯务厅西南三百八十里。绵亘二百余里,直达明正土司界内”。

  • 景宁陵

    南朝宋孝武帝刘骏陵墓。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岩山。《元和志》 卷25上元县: 孝武帝刘骏景宁陵 “在县西南四十里岩山”。即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墓。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岩山南麓。

  • 烽燧山

    在今陕西勉县西。《方舆纪要》 卷56沔县: 烽燧山 “昔尝置烽燧于山上”。

  • 灵居山

    亦名云居山。在今四川安岳县南。《寰宇记》卷87安岳县:灵居山“在县南七里”。《舆地纪胜》卷158普州:灵居山,“《图经》云:与静居山对峙。其上为真相寺,有千佛龛、葛仙洞。草木润秀,向背皆苍岩,为近城游

  • 云林镇

    即云亭镇。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十五里云亭镇。明嘉靖《江阴县志》卷2:东南昭云乡有云亭市。清道光《江阴县志》卷2:“云亭镇,十一保,东十五里……旧合绮山、花山同为昭闻乡。”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江阴县东

  • 越家坊

    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八十里。《宋史·张俊传》: 南宋绍兴六年 (1136) 刘麟入寇,“俊分遣(杨) 存中与张宗颜、王玮、田师中等自定远军次越家坊,遇刘猊左右军,击走之”。即此。在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