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渚亭
在今山东济南城内大明湖上。元于钦《齐乘》卷5载:“《水经注》泺水北为大明湖,西有大明寺,水成净池,池上有亭,即北渚也。”而光绪《山东通志》卷34称:“北渚亭在大明湖上,北宋熙宁五年齐郡太守曾巩建。”
在今山东济南城内大明湖上。元于钦《齐乘》卷5载:“《水经注》泺水北为大明湖,西有大明寺,水成净池,池上有亭,即北渚也。”而光绪《山东通志》卷34称:“北渚亭在大明湖上,北宋熙宁五年齐郡太守曾巩建。”
1938年日伪由清苑县析置,为河北省会。治所即今河北保定市。1945年废。1948年当地解放后复置保定市。在河北省中西部、太行山东麓。面积2.2万平方千米(市辖区73平方千米)。人口1076.9万(市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置,治所在交城县(今山西交城县)。天圣元年(1023)改为交城县。明道二年(1033)复置,宝元二年(1039)属太原府。金废。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置,治交城县(今山
亦作牙不力、亚布洛尼。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亚布力镇。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8:东清铁路有牙勃罗尼站。
①唐武德三年 (620) 置,属怀州。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南三十里崇义镇。四年 (621)废。②唐广德二年 (764) 置,为演州治。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演州。后废。古县名。(1)唐广德二年(764年)
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之纳林河。《清一统志·霍罕》:那林河“在葱岭西北。经流数千里,霍罕、安集延诸国濒之以居。大小泉流支流不一,并会此河。其发源从东布鲁特境,西行过安集延城之北,又西行过玛尔噶朗城北,又
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卷109思恩县: 绀山 “在县北二十里,以山色名。亦曰扞山。以扞蔽县后也。岩嶂层叠,日光少见,土人谓之暗岭”。
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置,属豫章郡。治所在古田坪 (今江西于都县东北四里)。三国吴置庐陵南部都尉治此。西晋太康三年 (282) 为南康郡治。东晋永和五年 (349) 移南康郡治赣县,以雩都为属县
明成化四年 (1468) 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弘治十五年 (1542) 改为固原州。
即御儿。一名就李。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南崇福镇东南。《越绝书》 卷8: “女阳亭者,句践入官于吴,夫人从,道产女此亭,养于李乡; 句践胜吴,更名李乡,更就李为语儿乡。”又作御儿(《国语·越语》)。春秋越地
从吉林四平街(今四平市)至西安(今辽源)。全长82.5公里。日伪于1935—1936年修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