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华阳县

华阳县

①北魏置,为华阳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勉县东南三十余里。隋开皇三年(583)废。

②南朝宋大明年间置,属南安郡。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南一百二十里王河镇。西魏改为黄安县。

③南朝宋置,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北。西魏废。

④南朝宋置,为华阳(侨)郡治。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市。南齐属华阳郡,梁于此置华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北。西魏废。

⑤南朝宋置,为华阳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勉县西四十七里铜钱坝乡。后废。

⑥唐武德五年(622)析高安县地置,属靖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县西。七年(624)先后属米州、筠州。八年(625)废。

⑦唐开元十八年(730)置,属洋州。治所即今陕西洋县北一百四十里华阳镇。天宝三年(744)废。

⑧唐乾元元年(758)改蜀县置,与成都县同为成都府治。治所今四川成都市旧城东偏。《元和志》卷319华阳县:“华阳本蜀国之号,因以为名。”元与成都县同为成都路治。明为成都府治。清康熙九年(1670)废,雍正五年(1727)复置。1951年迁治中兴镇(今双流县东南华阳镇)。1965年撤销,并入双流县。

⑨元置,属思明路。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南。明初废。


(华huà) (1)古县名。(1)南朝宋大明年间置,治今四川省剑阁县南王家河。属南安郡。西魏改名黄安县。(2)南朝宋置,治今陕西省勉县西老沔县。为侨华阳郡治。隋开皇三年(583年)废。(3)唐武德五年(622年)析高安县地置,治今江西省高安市西。属靖州,寻属筠州。八年废。(4)唐开元十八年(730年)置,治今陕西省洋县北华阳山南华阳镇。属洋州。天宝三载(744年)废。(5)元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西南。属思明路。明初废。(2)古旧县名。唐乾元元年(758年)因玄宗驻跸成都,以蜀县改名,“华阳本蜀国之号,因以为名”(《元和郡县志》)。治今四川省成都市,与成都县共治成都府郭下。元与成都县共治成都路郭下。明仍与成都县共治成都府郭下。清康熙九年(1670年)省入成都县,雍正五年(1727年)复置,仍与成都县共治成都府郭下。1913年裁府留县。1950年迁治今双流县中和场,1951年迁中兴乡。1965年并入双流县。


猜你喜欢

  • 嘉麟县

    唐万岁通天元年 (696) 置,属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西北七十里。后陷于吐蕃。古县名。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置,治今甘肃省武威市西北。属凉州。后废。

  • 祯贻溪

    在今山西永济市东南四十五里王官峪村南。《旧唐书·司空图传》: “司空氏祯贻溪之休休亭,本名濯缨亭,为陕军所焚。” 即此。

  • 中场

    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分盐池东西二场增置中场。民国初并入解池场。

  • 掌天山

    一作掌夫山。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接南部县界。《元和志》 卷33临津县: “掌夫山在县西南六十里。晋太安元年,遣都护卫博讨李特,特遣将李荡自掌夫山要博,博为伏兵所围,即此山也。” 《寰宇记》 卷86西水县

  • 大沽口炮台

    在今天津市东南一百二十里海河入海口, 自古为津门之屏。自明代开始就建有炮台,清咸丰八年(1858)重修。有大炮台五座(南岸三座,北岸两座),分别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命名。此外还建有小炮台二十五

  • 孝义山

    在今浙江龙泉市西南四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处州丽水县:“有铜,出豫章、孝义二山。”

  • 白象山

    在今安徽东至县北。明嘉靖《池州府志》卷1:白象山“在县后数十步,为邑治之主。其形肖象。傍有蜕龙洞。深广各数丈许,相传龙蜕于此”。

  • 晋城

    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梁书·武帝纪》:普通六年 (525),“司马董当门破魏晋城”。即此。唐初曾置平晋县于此。确址未详,疑在今河南省新野县或邓州市境。《资治通鉴》: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董当门攻

  • 大盘道

    即今黑龙江林口县西北大盘道。1937年1月,东北抗日联军在此伏击日军,三百多名日军全部被歼,俘二十余人,并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大盘道战斗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 南雄府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南雄路置,属广东布政使司。治所在保昌县 (今广东南雄县)。辖境相当今广东南雄、始兴二县地。清嘉庆十一年 (1806)改为南雄直隶州,十六年 (1811) 复升为南雄府,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