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溪

南溪

①古称龙舒水。即今安徽舒城、庐江二县之杭埠河。发源于大别山东麓岳西县境内主簿原,东北流经舒城、庐江二县入巢湖。《方舆纪要》 卷26舒城县: 南溪 “在县城南。发源于县西百五十里之孤井,东南流经七门堰入于巢湖。或谓之欧溪,或谓之龙舒水”。

②一名新溪。即今浙江临安县西南苕溪。《元丰九域志》 卷5: 杭州临安县有 “南溪”。宋 《咸淳临安志》 卷36临安县: “南溪在县西三里。阔四十丈。源于于潜县天目山东,入本县界四十五里至县郭东南二里五十步,又东二十八里入余杭界。” 《方舆纪要》卷90: 南溪 “即苕溪也,从天目发源,流四十五里,至县东独山下,合于锦溪”。今与锦溪分别流入青山水库。

③金华江支流。即今浙江永康市南永康江。《方舆纪要》 卷93永康县: 南溪 “源出缙云山中,北流入县境,绕县东南合李溪诸水,至城下与华溪合,西折而北合铜川诸水入武义县界,即南港之上源也”。

④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海澄镇西南。《方舆纪要》 卷99海澄县: 南溪 “在县 (治今海澄镇) 西南六里。源出平和县三平山,经马口,受渐水、檺浔诸水,下流至浮宫,入于海”。

⑤即今福建漳浦县南之鹿溪。《方舆纪要》 卷99漳浦县: 南溪 “在县城南,即李澳川也。源出盘陀岭,北流为九曲溪,又东北有北溪流合焉。其源引罗山白鹤岭之水,合西湖东门溪而会南溪,至城东南五里为鹿溪,邑中诸水皆会焉。又东由陆鳌所虎头澳而入海”。

⑥即今广东揭阳市南之南河。《清一统志 ·潮州府》: 南溪 “在揭阳县城南。源出惠州府海丰、长乐二县界分水垭。……又东至县东南三十里浦湾渡与北溪合,又东经青屿,历潮阳县北界、澄海县西南界,至鲍浦巡司之南,为牛田洋,又东经磊石山北入海”。

⑦即今广西桂林市南五里南溪山河。《寰宇记》卷162临桂县: 南溪山 “溪水东注于桂江”。《明一统志》 卷83桂林府: “南溪在白龙洞前,东流入漓江。”


猜你喜欢

  • 野猫溪镇

    即今四川潼南县东涪江北岸上和镇。民国 《潼南县志》 卷1: 太和场在 “县东三十里。俗呼野猫溪”。

  • 落都城

    一作乐都城。即今青海乐都县。《汉书·赵充国传》: 西汉神爵元年 (前61),赵充国攻先零羌,“夜引兵上至落都”。即此。

  • 松坎河

    即今四川綦江县南綦江上游松坎河。以流经贵州桐梓县松坎得名。《清一统志 ·重庆府一》:南江 “在綦江县东,自贵州遵义府桐梓县流入。……《府志》: 綦江有三源……一自桐梓县松坎,流五十里; 又自仁怀县李汉

  • 子洲县

    1944年析绥德、米脂、清涧、子长等县置,属陕西省。治所在马蹄沟镇(今陕西子洲县西)。为纪念刘子洲烈士,故名。旋迁治双湖峪镇(今子洲县)。在陕西省北部。属榆林市。面积2043平方千米。人口30.7万。

  • 鸣凤山

    ①一作凤鸣山。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8远安县: 凤鸣山 “在县西十里。峰峦秀丽,甲于群山”。《清一统志·荆门州》: 鸣凤山“峰峦耸秀,为县之镇。上有泉甚清凛,山半有石如龟蛇状。相传宋宝

  • 屈潭

    在今湖南汨罗市西北汨罗江中。《水经·湘水注》: “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屈原怀沙自沈于此,故渊潭以屈为名。”在今湖南省汨罗市西北汨罗江中。《水经注·湘水》:“汨水又西为屈潭,即汨罗渊也。屈原怀沙

  • 新和州

    五代南唐保大末年于当涂县置,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寻改为雄远军。五代南唐保大末置,治当涂县(今属安徽)。辖境相当今当涂县地。旋改为雄远军。

  • 辋子山

    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北辋子河 (今昭苏河)边。《辽史·天祚帝纪二》: 天庆七年 (1117) 九月,“丁酉,猎辋子山”。

  • 大岩岭镇

    在今湖北建始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清有县丞驻此。

  • 羊岵山

    一名阳岵山、睡心山。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南。《清一统志·汉阳府》:阳岵山“在汉阳县西南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