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荡圩
明弘治二年 (1489) 于丹阳湖筑,在今江苏高淳县西北。
明弘治二年(1489年)围丹阳湖所筑,在今江苏省高淳县西北。
明弘治二年 (1489) 于丹阳湖筑,在今江苏高淳县西北。
明弘治二年(1489年)围丹阳湖所筑,在今江苏省高淳县西北。
战国赵邑。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南宜安村。《史记·赵世家》: 幽缪王迁三年 (前233),“秦攻赤丽、宜安”。《方舆纪要》 卷14真定府藁城县引《舆地记》: “宜安城,李牧所筑,旁有土山,冈阜崛起,又有台高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建兴县置,属临贺郡。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北桂岭镇。南朝宋属临庆国。齐复属临贺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桂岭县。②西晋永嘉七年(313)改晋兴县置,治所在今江西余江县东北锦江
即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二十余里邱家店镇。清同治《泰山县志》卷4:东乡有邱家店桥。
唐置,属柘县。在今四川红原县南境。《元和志》卷32柘州柘县:“柏岭在县北八十里。岭北三十里至白崖驿,与吐蕃接界。”
在今陕西三原县东南太白渠上。《资治通鉴》: 唐至德二载 (757),郭子仪 “使将兵赴凤翔。庚寅,李归仁以铁骑五千邀之于三原北,子仪使其将仆固怀恩……伏兵击之于白渠留运桥,杀伤略尽,归仁游水而逸”。在
即今上海市奉贤县西北十四里邬桥镇。清光绪《奉贤县志》卷1:邬家桥市“傍沙冈,与大浦近”。
①在今山西永和县东南。《寰宇记》卷48永和县:双山“在县东二十里,二山各高千余尺,峰岩秀异,因名双山”。②在今四川铜梁县东南。《舆地纪胜》卷159合州:双山“在巴川县南五十里。相传渔者纲得二石,其一飞
①在今浙江武义县西。《清一统志·金华府一》:书台山“在武义县西三里。相传唐舒元舆读书于此”。②在今四川资阳市南。《清一统志·资州》:书台山“在资阳县南五里。相传汉王褒读书处”。
1941年苏北革命根据地由淮安、宝应二县运河以西部分地析置,属盐阜区。治所在岔河镇(今江苏洪泽县东岔河镇)。取淮安、宝应二县首字为名。1949年4月属苏北行署区。1950年撤销,并入淮阴、淮安、宝应三
在今江苏昆山市西界溪上。《清一统志·苏州府二》:玉山草堂,“《府志》,元顾仲瑛筑,亦曰玉山佳处。园池亭榭,诗酒觞咏,吴中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