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博阳山

博阳山

①博亦作 “傅” 或 “敷”。此为何山,位于何地? 各家说法不一。《尚书》 伪孔传及 《史记集解》 均认为 “敷浅原,一名博阳山”。《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历陵县: “傅阳山、傅阳川在南,古文以为敷浅原。” 则博阳山在历陵 (今江西德安县东) 之南。而唐杜佑 《通典》 卷182江州浔阳县下载: “(蒲塘) 驿前有敷浅原,原西数十里有敷阳山。” 唐之蒲塘驿即今江西德安县,然则博阳山又应在今江西德安县西南。《寰宇记》 卷111江州下又谓博阳山在 (德安) 县南,别有敷浅水即 《尚书》 敷浅原。而《寰宇记》 卷107饶州下及蔡沈 《书集传》 引晁以道说,历陵在鄱阳县 (今波阳县) 境内,则博阳山又应在今江西波阳县内。

②在今安徽东至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7建德县: “博阳山在县东十里。岩石嵯峨,溪流湍急。宋嘉定中,易名广阳。”


见“傅昜山”。


猜你喜欢

  • 白土县

    ①西汉置,属上郡。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西北秃尾河上游。东汉建安末年废。②东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黄河北岸。后废。西晋复置,仍属金城郡。十六国后凉为三河郡治。北魏废为白土城。③北魏

  • 阳明山

    又名舂陵山、洛阳山。在今湖南宁远、祁阳、新田、双牌等县间。《清一统志·永州府一》:阳明山“在零陵县(今永州市)东一百里,黄溪之尾。山最高,朝阳始出而山已明,故名。多石少土,山根皆露,其麓险绝,无径可登

  • 牌楼屯

    亦作牌路屯。即今辽宁海城市东南三十里牌楼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海城县图: 东南有牌路。

  • 北涉沟

    即垣水。今河北涿州市北拒马河支流胡良河。《水经·圣水注》:垣水“上承涞水于良乡县。分桃水,世谓之北涉沟”。

  • 贾家湾

    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贾家湾 “在府东北。正德十一年,蒙古分道寇大同,总兵潘浩与战于贾家湾,败绩,遂犯宣镇”。在今山西省大同县西北。《明通鉴》: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

  • 朱厓郡

    即珠崖郡。治所在瞫都县(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

  • 王泽市

    又名黄泽市。即今浙江嵊县东黄泽镇。清道光《嵊县志》卷2《市镇》:王泽市“在县东南三十里嵊新界”。

  • 维扬府

    元至正二十一年 (1361) 朱元璋改淮海府置,治所在江都县 (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北,宝应以南、仪征以东地。至正二十六年(1366) 改为扬州府。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

  • 石碧潭镇

    北宋置,属仙游县。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南三十五里潭边。明设潭边市巡司于此。

  • 建福宫

    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青城山麓丈人峰下。原名丈人观,宋以后改为建福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