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里谷纳河
亦作额尔古讷。即今中俄交界之额尔古纳河。清雍正《钦定八旗通志初集》卷153《郎谈传》:康熙二十九年(1690)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后,“三月,奉旨同副都统诏三往厄里谷纳河口立交界牌……, 二十一日至厄里古纳立牌于河口石壁上,镌清、汉、鄂罗斯、蒙古、里的诺五样字毕而还”。
亦作额尔古讷。即今中俄交界之额尔古纳河。清雍正《钦定八旗通志初集》卷153《郎谈传》:康熙二十九年(1690)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后,“三月,奉旨同副都统诏三往厄里谷纳河口立交界牌……, 二十一日至厄里古纳立牌于河口石壁上,镌清、汉、鄂罗斯、蒙古、里的诺五样字毕而还”。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水经·江水注》:“江之南畔名黄金濑,濑东有黄金浦。” 《艺文类聚》卷83引 《幽明录》 曰: “巴丘县自金冈以上二十里,名黄金潭,莫测其深。上有濑,亦名黄金濑。古有钓于此潭,获一
①三国吴太平时分南城县置,属临川郡。治所在今黎川县北三里田东湾一带。隋开皇中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抚州。七年(624)废入南城县。②东晋末置,属新宁郡。治所在今广东新兴县或高要市境。南朝宋大
即今江苏吴县西北约三十里黄埭镇。相传埭为黄歇所筑,故名黄埭,镇以埭名。清时有把总驻守。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西部,北濒漕湖,南临裴家圩、黄埭荡。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黄埭,人口63
清乾隆四十四年 (1779) 置,属迪化州。治所即今新疆玛纳斯县。光绪十二年 (1886) 属迪化府。民国初属新疆迪化道。1930年属迪化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1953年改名玛纳斯县。古旧县名。清乾隆
唐置,属长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南宁省或太平省境。后废。
在今山西静乐县南。《方舆纪要》 卷40静乐县: 周洪山 “在县西南七十里,巍峨奇秀,其西北十里有渥洼泉”。
又作巴里木。清雍正十年(1732)设驿站,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东南巴林镇。“巴里”为蒙古语“巴拉”的音变,意为“有虎的地方”。
即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聚源镇。民国 《灌县志》 卷2: 聚源场 “亦名新场,在治东十七里,当进省通衢”。
在今四川甘洛县东北。《续汉书·郡国志》 越嶲郡灵关道注引《华阳国志》曰:“有铜山,又有利慈。”《水经·沫水注》:灵道县,“县有铜山,又有利慈渚。晋泰始九年,黄龙二见于利慈池,县令董玄之率吏民观之,以白
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境。《方舆纪要》 卷119威远御夷州: “莫家寨河在州境。汲其水浇炭火上炼之,即成盐,居民恃以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