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林口
当在今辽宁辽河下游以西一带。《资治通鉴》:东晋咸康元年(335),慕容皝讨慕容仁,“皝帅其弟军师将军评等自昌黎东,践冰而进,凡三百余里。至历林口,舍辎重,轻兵趣平郭。去城七里,候骑以告仁,仁狼狈出战”。
确址待考,约在今辽宁省营口市和盖州市海滨。《资治通鉴》:东晋咸康二年(336年),“慕容帅其弟军师将军评等自昌黎东,践冰而进,凡三百余里,至历林口,舍辎重,轻兵趋平郭”。胡三省注:“历林口,海浦之口。”
当在今辽宁辽河下游以西一带。《资治通鉴》:东晋咸康元年(335),慕容皝讨慕容仁,“皝帅其弟军师将军评等自昌黎东,践冰而进,凡三百余里。至历林口,舍辎重,轻兵趣平郭。去城七里,候骑以告仁,仁狼狈出战”。
确址待考,约在今辽宁省营口市和盖州市海滨。《资治通鉴》:东晋咸康二年(336年),“慕容帅其弟军师将军评等自昌黎东,践冰而进,凡三百余里,至历林口,舍辎重,轻兵趋平郭”。胡三省注:“历林口,海浦之口。”
1937年伪满析瑷珲县置,属黑河省。治所在孙吴街(今黑龙江省孙吴县)。以孙、吴二姓居于此得名。1945年划归黑龙江省。在黑龙江省北部,东北濒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属黑河市。面积 4454 平方千米
东汉改涅氏县置,属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四十二里故城镇。北魏永安二年 (529)改为阳城县。古县名。又作涅氏县。西汉以涅邑置,治今山西省武乡县西北故城镇。属上党郡。北魏永安中改为阳城县。
即刘林台。在今甘肃武威市西北五里金羊乡宋家园村。东晋元熙二年(420)北凉灭西凉,西凉国主李歆的尹夫人被俘到北凉都城姑臧(今武威),囚禁于此,故名。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2作“补仁”。
①唐南诏置,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十六里凤仪镇西郊。唐樊绰《蛮书》卷3:“阁罗凤据石和城,俘施各皮。”②在今云南洱源县西北。《新唐书·南蛮传》:施浪诏之裔“据石和城,阁罗凤攻虏之”。南诏筑,在今云南省大理市
又名石公山。在今安徽涡阳县东北六十里。清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31颍州府:石弓山“山形如弓,多石”。故名。民国《涡阳县志》卷3:石弓山“三峰弯曲如弓,石质坚莹。一曰石公山,黄石公盖尝隐焉”。在安徽省涡
即今湖北咸宁市东南三十八里桂花镇驻地柏墩。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咸宁县南有 “柏墩市”。
隋开皇元年(581)改合州置,治所在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合肥、巢湖、庐江、无为、舒城、六安、霍山、金寨等市县地。大业初改为庐江郡。唐复为庐州。后辖境略缩小。五代时先后属吴、南唐。北宋
唐方镇名。又称灵盐、灵武、灵州。唐开元九年 (721) 置,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使之一。治所在灵州 (今宁夏吴忠市北)。《旧唐书· 地理志》: “朔方节度使,捍御北狄,统经略、丰安、定远、西受降城、东受
在今新疆库车县东南。清道光《新疆识略》卷1:“密尔特彦河经城西,东南流百八十余里入沙哈里克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