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北
亦名口外。泛指今长城以北地区,包括今内蒙古及蒙古国地。我国长城关隘多以口为名,如河北之古北口、喜峰口、张家口,山西之杀虎口等,故有口北之名。
又称口外。泛指长城以北地区。我国长城关隘多以口为名,如古北口、喜峰口、张家口、杀虎口等,故名。
亦名口外。泛指今长城以北地区,包括今内蒙古及蒙古国地。我国长城关隘多以口为名,如河北之古北口、喜峰口、张家口,山西之杀虎口等,故有口北之名。
又称口外。泛指长城以北地区。我国长城关隘多以口为名,如古北口、喜峰口、张家口、杀虎口等,故名。
在今广东新会市南崖山。《清一统志·广州府》:永福陵,“《旧志》:张世杰葬端宗于此”。
又作傅昜川、博阳川、敷浅水。源出今江西德安县西北,东南流过县南,注入鄱阳湖。《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历陵县: “傅昜山、傅昜川在南,古文以为傅浅原。” 师古曰: “傅读曰敷。昜,古阳字。”
在今湖北武穴市西长江北岸。清置汛于此。
①即今广东东源县西北新丰江,为东江支流。《隋书· 地理志》: 龙川郡河源县 “有修江”。《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河源县: 修江 “在县北三百五十里。一名新丰江。石碛险峻,东南流五百五十里,入于槎江
金置,属泾川县。当在今甘肃泾川县境。
①隋大业末置,治所在化明县(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唐贞观元年(627)废。②唐置,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市西北四十里吕合镇。辖境约当今云南楚雄市西部地。天宝后废。③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改辩州置,治在石龙
在今湖北武昌县东。《舆地纪胜》卷66郢州:大观山“在江夏东南五十里。《方舆记》云:其山千岩竞秀,万壑争流。高峰峥嵘,是以游观”。《方舆纪要》卷76江夏县:大观山“其土石赤色如金,亦名金华山”。
在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清一统志·顺庆府二》:北津楼,“明道人张三丰诗:谁唤吾来蜀内游,北津楼胜岳阳楼”。
亦作平冈。即平刚县。在今辽宁凌源市西南。《晋书·慕容皝载记》:咸和九年(334)“皝遣其司马封弈攻鲜卑木堤于白狼,扬威淑虞攻乌丸悉罗侯于平, 皆斩之”。
在今陕西乾县东北。《资治通鉴》:唐建中四年(783),朱泚围德宗于奉天(今陕西乾县),关播、浑瑊“营于城东北鸡子堆,与城中犄角相应”。即此。在今陕西省乾县东北。唐建中四年(783年)朱泚围德宗于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