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桥镇
即今江苏宜兴市北和桥镇。商业殷盛,俗有 “小小宜兴城,不及和桥镇” 之谚。清有县丞驻此。
在江苏省宜兴市东北部、武宜运河两岸。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和桥,人口1.6万。古称鹅州,南朝宋景和、泰始年间东顺渎河口原有一闸,名和兴闸。里人易闸为桥,始名和桥。镇以桥名。1949年置镇。1986年和桥乡并入,2000年南新镇并入。主产稻、小麦和水产等。特产“和桥老油豆腐干”。有纺织、机械、电子仪表、冶金、粮油加工等厂。新长铁路及锡宜、武宜公路经此。古迹有化城寺。
即今江苏宜兴市北和桥镇。商业殷盛,俗有 “小小宜兴城,不及和桥镇” 之谚。清有县丞驻此。
在江苏省宜兴市东北部、武宜运河两岸。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和桥,人口1.6万。古称鹅州,南朝宋景和、泰始年间东顺渎河口原有一闸,名和兴闸。里人易闸为桥,始名和桥。镇以桥名。1949年置镇。1986年和桥乡并入,2000年南新镇并入。主产稻、小麦和水产等。特产“和桥老油豆腐干”。有纺织、机械、电子仪表、冶金、粮油加工等厂。新长铁路及锡宜、武宜公路经此。古迹有化城寺。
即今四川荣县南五宝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29荣县:有五保镇。道光《荣县志》卷4:五宝镇“县南九十里”。
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东北龙门镇。北宋属邕州左江道。元属太平路。明属太平府。1929年改为万承县。唐置羁縻州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东北龙门。属邕州。两宋因之。元为土州,属太
又名常葛镇。即今河北黄骅市东南二十五里常郭乡。清于此设阜民盐场。
在今山西岢岚县西北。《方舆纪要》卷40岢岚州:于坑保隘“在州西北八十里,路通保德州”。
清光绪末置,属瑷珲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西北张地营子乡黑龙江西岸大新屯。后废。
①秦孝公十二年 (前350) 置,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窑店镇一带。西汉高帝元年 (前206) 改名新城县。元鼎三年 (前 114) 又改渭城县,东汉省。隋初复置,属雍州。治所在今咸阳市东十三里。后废
①西汉置,属上郡。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西北秃尾河上游。东汉建安末年废。②东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黄河北岸。后废。西晋复置,仍属金城郡。十六国后凉为三河郡治。北魏废为白土城。③北魏
即今湖南耒阳市北肥田乡。《清一统志·衡州府二》 “竹塔市” 条下: “肥田市,在 (耒阳) 县北四十里。”
①南齐置,属广熙郡。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境。隋废。②北周置,属离石郡。治所在今山西离石县境。隋开皇初属石州,大业初废。③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析长沙县玉潭镇置,属潭州。治所即今湖南宁乡县。明《寰宇通
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境。《山海经·中山经》: 柴桑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碧、多冷石赭”。晋陶潜家于柴桑,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