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阗河
即今新疆西南部的和田河。有二源: 东源曰玉龙喀什河,出策勒县东南,西源曰喀拉喀什河,出和田县西南,二源至和田县北会合后,称和田河。北流至阿克苏市东南入塔里木河。《清一统志· 和阗》: 和阗河 “在和阗北。即玉陇哈什、哈喇哈什二河,至喀提里什地复合者,源流一千二百里,会叶尔羌、喀什噶尔诸水,即大河南源也”。
即今新疆西南部的和田河。有二源: 东源曰玉龙喀什河,出策勒县东南,西源曰喀拉喀什河,出和田县西南,二源至和田县北会合后,称和田河。北流至阿克苏市东南入塔里木河。《清一统志· 和阗》: 和阗河 “在和阗北。即玉陇哈什、哈喇哈什二河,至喀提里什地复合者,源流一千二百里,会叶尔羌、喀什噶尔诸水,即大河南源也”。
北宋政和六年 (1116) 改颍州置,治所在汝阴县 (今安徽阜阳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阜阳、太和、颍上、临泉等市县地。《宋史·高宗本纪》: “兀术及宋叛将孔彦舟、郦琼、赵荣等帅众十余万攻顺昌府。” 即此
在今甘肃文县东。《水经·漾水注》: “白水又东径郭公城南,昔郭淮之攻廖化于阴平也筑之,故因名焉。”
即今吉林公主岭市东北刘房子镇。清末为大刘房子。后简化为刘房子。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8:南满铁路“刘房子驿距公主岭驿六里六”。
亦名白鹤溪。即今安徽黟县东之东亭河。《元丰九域志》卷6:黟县有吉阳水。宋淳熙《新安志》卷5黟县《水源》:吉阳水“出吉阳山。东流至白茆渡入县界,屈曲九十里经黎阳口合南当水,东流三十五里下黄墩村,北流四十
三国吴黄武七年 (228) 改合浦郡置,属交州。治所在合浦县 (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辖境相当今广西容县、玉林、横县以西南地及广东廉江县地。孙亮时复为合浦郡。三国吴黄武七年(228年)以合浦郡改名,
在今四川涪陵市南。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1:八挂岩在“州南百里。岩壁有天然八卦。又名宋师岩。明司谏刘习易于此。被刑之日,岩崩见图”。
①源出今安徽休宁县南九十里松山,北经五城镇西, 至龙湾溪口入率水,今称颜公溪。《寰宇记》卷104休宁县:五城水“源出县城南,北流。水旁有五城村,古之大镇,有五城斜偶相对”。②即今四川涪江支流凯江。《水
①北魏改新漳县置,为番和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 (俗称白虎城)。隋开皇中废。②北魏景明三年 (502) 改鄣县置,为广宁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漳县西南五里。西魏为广安郡治。北周
①唐南诏置,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十六里凤仪镇西郊。唐樊绰《蛮书》卷3:“阁罗凤据石和城,俘施各皮。”②在今云南洱源县西北。《新唐书·南蛮传》:施浪诏之裔“据石和城,阁罗凤攻虏之”。南诏筑,在今云南省大理市
在今四川美姑县境,为金沙江支流。《清史稿·四川土司传》: 宣统元年 (1909) 用兵凉山,“西南由美姑河至雷波,辟雷宁通道四百余里,驻兵守护,以通商旅”。金沙江支流。在四川省南部。源于美姑县西北阿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