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
①即大慧寺。在今北京市西直门外魏公村。
②又名定明院、南禅寺。唐建,在今四川潼南县西五里定明山大佛岩。《舆地纪胜》卷155遂宁府:定明院“在青石县三里。唐咸通中建。前依岩石,大像高八十尺。下临江流。僧德修为阁五层以覆之”。按:青石县为遂宁县之误。依山所凿大佛坐像一尊,高27米。寺石壁有宋、元、明历代名人题记、诗刻。与乐山大佛、荣县大佛誉为川省三大佛,称潼南大佛。
③即凌云寺。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山上。《明史·明玉珍传》:元末,完者都以明玉珍据重庆,“谋复重庆,屯嘉定之大佛寺,玉珍遣万胜御之”。即此。
④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唐建。元末,明玉珍据重庆,元兵屯大佛寺,为明玉珍所攻破。即此。
⑤在今陕西彬县西二十里。唐建。原名应福寺,北宋熙宁元年(1068)改名庆寿寺。 《清一统志·邠州》:庆寿寺“在州西二十里。唐建。有佛像坐石岩下,高十余丈。俗名大佛寺”。大佛寺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⑥旧名迦叶如来寺。又名宏仁寺。俗称卧佛寺。在今甘肃张掖市城内。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明、清屡有修缮。现存大佛殿为清乾隆年间重建。楼两层,重檐歇山顶,面阔九间,进深七间。正中塑释迦牟尼涅槃像。大佛身长34.5米,木胎泥塑,金装彩绘。像前两侧塑优婆夷、优婆塞。南北两侧塑十八罗汉。楼壁绘西方极乐世界。是甘肃省境内最大的西夏建筑遗存。
(1)在浙江省新昌县西南南明山。原名宝相寺。大殿依山崖建造,正面外观5层,内有依崖雕成的弥勒佛一尊。石佛于南朝齐永明四年(486年)开雕,梁天监十五年(516年)完成。主持者历护、淑、祐三僧,世称三生石佛。佛作全跏趺坐式,高13.32米,两手心向上交叠于胸前。原为立像,后人用条石砖块砌成双膝,改作现状。寺附近有佛教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圆寂处、千佛岩石窟等古迹和狻猊石、隐鹤洞、濯缨石、锯开岩、石棋坪等风景点。(2)在陕西省彬县城西10千米。原名应福寺,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改名庆寿寺,俗称大佛寺。依山凿窟造像。除有唐贞观二年(628年)的大佛窟造像题记外,其他许多造像,应是北朝时期的作品。大佛窟平面呈半圆形,直径约21米,高30余米,倚岩雕趺坐释迦牟尼大佛一尊,两侧侍立二菩萨。大佛高24米余,面相丰腴,雍容肃穆,造型雄伟匀称,雕饰端严富丽。菩萨各高15.6米。佛、菩萨背光雕出坐佛7尊、飞天19个。窟前有楼3层,高50余米。自佛窟西侧狭窄的石级而上,进入俗称罗汉洞的窟群,共有面北排列的4个小石窟,窟内除造像外,壁面有浮雕经变故事多幅及唐宋以来的游人题刻。向东为千佛洞,共3窟,窟内除造像外,并雕有300多幅人物画像。为陕西省最大、最完整的石窟寺。大佛寺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在甘肃省张掖市内西南隅。原名迦叶如来寺,又名宏仁寺,旧名卧佛寺。因寺有大佛俗称大佛寺。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现存主体建筑大佛殿,平面呈长方形,两层重檐歇山顶,高20米,面阔9间49米,进深7间25米,面积1370平方米。四周木构廊庑。正壁佛坛上塑释迦牟尼涅槃像,泥塑中空,金妆彩绘。身长35米,肩宽7.5米,姿态恬静安详,线条柔和丰满,比例匀称适度,是现存国内最大的泥塑卧佛。身后塑十大弟子,优婆夷、优婆塞塑像分立大佛头前和脚前。南北两侧塑十八罗汉。四壁和二层板壁上绘壁画,共逾530平方米。除金刚外,多为佛教题材、天女、西游记故事等。门上正中悬“无上正觉”木匾,指佛觉行已达最高境界。是甘肃境内最大的西夏建筑遗存。殿后有藏经阁,保存明正统十年(1445年)英宗皇帝颁赐给大佛寺的佛经,计3584卷,是省内最完整的一部。近年在藏经阁夹墙发现500多年前的佛经 6000 多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在今四川省犍为县东南。唐建。元末明玉珍遣兵攻嘉定,破元军所据大佛寺,即此。(5)即“隆兴寺”。
彬县大佛寺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