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渠
古水名。在今河北平山、鹿泉、石家庄市一带。其下游即斯洨水。《汉书·地理志》 蒲吾县:“大白渠首受绵曼水,东南至下曲阳入斯洨。”《水经·浊漳水注》:斯洨水“受大白渠,大白渠首受绵蔓水。……白渠水又东谓之斯洨水”。大白渠与斯洨水乃一水之上、下游之分,故《清一统志·赵州一》谓:古斯洨水“即白水渠也”。
所指因时而异。汉代指自蒲吾县(今河北平山县东南)西与绵曼水(今冶河)分流,东经桑中县(今平山县东南)、绵曼县(今鹿泉市东北南故城)北,乐阳县(今鹿泉市东北)、藁城县(今市西南丘头)、肥累县(今藁城市西南)南,下曲阳县(今晋州市西鼓城)北,于贳县(今辛集市西南)入于斯洨水者为大白渠水,而称于绵曼县东南从大白渠水分流,东南经关县(今栾城县西北北十里铺)、敬武县(今赵县东北)北,于郻县(今辛集市东南)入于漳河者为斯洨水。北魏称汉大白渠绵曼县以西一段为桃水,绵曼县至乐阳县一段为绵曼水,以东为白渠枝水,而指汉斯洨水在敬武县以西为大白渠,敬武县以东仍名斯洨水。至唐代,白渠枝水已堙,仅存一河,上游名太白渠,下游称斯洨水;其时为灌溉平山、石邑、真定、获鹿诸县农田,导引大白渠开凿大唐、礼教河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