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米镇
即今江苏姜堰市东白米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泰州东有“大白米”。
即今江苏姜堰市东白米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泰州东有“大白米”。
即今贵州施秉县东南九十里胜秉。明于此置施秉长官司,后改施秉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施秉县移治偏桥卫城,有县丞驻此。民国改置县佐。即今贵州省施秉县东南胜秉镇。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包利、红
在今安徽舒城县南七十五里庐镇。《方舆纪要》卷26合肥县:庐镇关在“府西二百里,地入舒城县境,置巡司戍守,仍辖于合肥”。集镇名。在安徽省舒城县西南、河棚河东岸。庐镇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130。因清光
①唐武德三年 (620) 析郃阳县置,属西韩州。治所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四十里夏阳村。乾元三年 (760) 改名夏阳县。同年又改朝邑县为河西县,属河中府。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大历五年(770)
①上游为古水, 下游为古澺水。 元末, 古汝水改道, 明嘉靖末, 水又改道东入上蔡县, 与澺水相接。 遂通称ᘏ
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26宿松县: 浮湖 “在县东南六十里,又东十里曰黄湖”。
北宋置,属繁昌县。在今安徽繁昌县南关外。以上峨桥河为名。《清一统志·太平府一》:上峨桥河“在繁昌县南,城濠也”。又名峨山市。《江南通志·关津·繁昌县》:峨山市在“县南关外,金峨山下”。古镇名。在今安徽
即今山东莱州市西南东宋镇。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掖县西南有东宋集。
辽建,在今吉林延吉市西南卡兴洞。《金史·世纪》: “穆宗自将伐阿疎,撒改以偏师攻钝恩城,拔之。”在今吉林省延吉市西南卡兴洞。《金史·世纪》:“穆宗自将伐阿跋,撒改以偏师攻钝恩城,拔之”,即此。
北魏置广乡县,隋废为镇。即今甘肃两当县治。北宋至道元年(995)移两当县治此。
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南吴村乡东北山阳村。《三国志·魏书·嵇康传》 裴注引《魏氏春秋》:“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