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龟山
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六十里。《隋书·地理志》:应山县“有大龟山”。《寰宇记》卷132应山县:大龟山“在县北六十里。《荆州记》云,义阳郡南一百三十里,有石自然若龟形”。《清一统志·德安府》:大龟山“在应山县东北六十里。一名高贵山。山北有泉,流入河南汝宁府信阳州。太平河发源于此。其巅为平靖关”。
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六十里。《隋书·地理志》:应山县“有大龟山”。《寰宇记》卷132应山县:大龟山“在县北六十里。《荆州记》云,义阳郡南一百三十里,有石自然若龟形”。《清一统志·德安府》:大龟山“在应山县东北六十里。一名高贵山。山北有泉,流入河南汝宁府信阳州。太平河发源于此。其巅为平靖关”。
在今陕西佳县。《方舆纪要》 卷57葭州:真乡川 “在州东城下。由沙漠界来,下流入葭芦河。城下有渡,曰桃花渡”。
在今海南省文昌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124琼州: 焚艛,“ 《平黎记》 云: 汉武帝发兵南来,到雷州海岸,造艛船渡兵,过海上岸,黎人并不出降,亦无兵粮。李将军于琼州海岸焚舟而回。今号为焚艛”。《清一
在今山东西南部。东晋太和四年 (369)桓温北伐时所开。据 《水经·济水注》 载: 桓公沟是疏导薛训渚 (在今嘉祥县治萌山下) 分南北流,北流一支注入巨野泽,南流一支注入黄水,黄水原自巨野泽流出注入菏
在今安徽涡阳县西北十二里张老家村。张乐行(1810—1863),又名张洛行、张志乐。捻军起义总首领。现存前堂屋五间、西厢房三间。清咸丰五年(1855)捻军“雉河集会盟”前,此为各路捻军旗主聚会议事地。
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96莆田县: 林墩 “嘉靖中,戚继光大破倭贼于此。《海防考》: 平海卫墩台有小澳、石狮、蛎前、新浦、三江、埕口、崎头、澄港、湖边、石城、蔡山、石井等十二座”。在今福
在今江西横峰县东北。《清一统志·广信府》:汾水岭关“在兴安县东北九十里。北走安徽婺源之间道。今为汛守处”。
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在今湖南花垣县南吉卫镇东南侧老卫城。后废。
隋开皇六年 (586) 置,治所在阳信县 (今山东阳信县南七里)。大业二年 (606) 改沧州,后又改渤海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改棣州,寻废;贞观十七年 (643) 又置,移治厌次县 (今山东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县南一里。西汉初属梁国,文帝时为梁国国都。《史记·梁孝王世家》: 景帝时,吴楚七国反,“梁孝王城守睢阳”,乱平,“广睢阳城七十里”。即此。北魏为梁郡治。隋开皇十六年 (
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 改真州长官司置,属四川遵义府。治所在今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南旧城镇。后迁古凤山麓 (今正安县)。辖境相当今贵州正安、绥阳及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据明曹学佺 《名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