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河县

天河县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粤州(后改名宜州)。治所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下里乡旧县。元和八年(813)移治龙水县古波里(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天河镇北四十里)。北宋时移治县北思农镇江浒(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大观元年(1107)废。靖康元年(1126)复置。南宋嘉熙元年(1237)迁治高砦(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天河镇西二十里)。元属庆远南丹安抚司。明属庆远府,洪武二年(1369)迁兰石村,正统七年(1442)迁甘场村(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嘉靖十三年(1534)迁福禄镇(今宜山县西北福禄村),万历十九年(1591)迁今天河乡。1952年与罗城县合并为罗城县。


(1)古旧县名。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下里,元和八年(813年)移治今罗城天河镇北。属粤州。后属宜州。北宋时又移治今天河镇西北十里。大观元年(1107年)改属融州。靖康元年(1126年)复属宜州。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又迁治今天河镇西。属庆远府。明正统七年(1442年)迁至今罗城西甘场村,嘉靖十三年(1534年)又迁治今宜州西北福禄村,万历十九年(1591年)始迁治今罗城西南天河镇。仍属庆远府。清因袭。1952年撤销,设立三江侗族自治区(1955年改设自治县)。(2)旧县名。1959年以称多、治多二县各一部置,治卡隆云(今青海称多县北)。1962年撤销,分别划归称多、曲麻莱二县。


猜你喜欢

  • 红孜纳普达坂

    一作浑楚鄂帕山口。即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南喀喇昆仑山之红其拉甫达坂。其南为克什米尔。清宣统《新疆图志》卷9:红孜纳普达坂“通坎巨堤”。

  • 黑山嘴

    在今宁夏中卫县北。明嘉靖 《宁夏新志》卷3宁夏中卫: 黑山嘴在 “城北二十五里许”。

  • 东随安郡

    南齐置,属司州。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后废。

  • 平舟县

    1913年移都匀县治此,改为平舟县,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2年与大塘县合并,改置平塘县。旧县名。本旧都匀府附郭首县都匀县。1912年裁县并府。1913年废府复县

  • 猪龙河

    ①即今河北大清河南支潴龙河。沙、滋二水在安国市南汇合后称猪龙河。经安平、博野、蠡县、高阳等县,至安新县入白洋淀,东流为大清河。《清一统志·保定府二》: 猪龙河,“ 《旧志》: 猪龙河在高阳旧城东三里,

  • 奥援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南威岛南23海里。为一群散列暗礁,水深6.4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湾滩。1947年改名奥援暗沙。

  • 东和州

    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永和县(今山西永和县)。辖境相当山西永和县地。贞观元年(627)废。唐武德三年(619年)置,治永和县(今属山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永和县一带。贞观元年(627年)省。

  • 桐木水

    即今江西铅山县东南铅山河。《清一统志·广信府一》: 桐木水 “在铅山县南五十五里。源出福建崇安县界,流入分水关,北合紫溪,又合黄檗水、车盘水,至汭口入上饶江。亦名铅山水”。

  • 昭关

    春秋楚地。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十五里小岘山上。两山对峙,筑关保守,世为兵争之地。《史记·范睢列传》: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 即此。在安徽省含山县城北小岘山之西。山崖峙立,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春秋

  • 大夏

    ①在我国西北部地。《淮南子·墜形训》:“九州之外,乃有八殥,亦方千里。……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泽。”《吕氏春秋·适威》:“北至大夏,南至北户。”《史记·秦始皇本纪》 载琅邪刻石云:“六合之内,皇帝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