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原

太原

①又作大卤、大原。即今山西太原市一带。《尚书·禹贡》:“既修太原,至于岳阳。”

②在今宁夏固原县北。《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狁,至于大原。”《国语·周语上》:“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皆即此。顾炎武《日知录》:“毛郑皆不详其地。其以为今太原阳曲县者,始于朱子,而愚未敢信也。古之言太原者多矣,若此诗则必先求泾阳所在,而后太原可得而明也……计周人之御��狁,必在泾原之间。”《清一统志·平凉府二》指出:“太原当在今固原北界。盖��狁内侵,至于泾阳,吉甫逐之,则至太原。泾阳为内地,而太原为边境也。”

③即今越南北部北太省太原县。《清德宗实录》卷179:光绪十年(1884)二月,“法兵已攻取太原,华兵死伤甚众”。《清史稿·越南》:“法兵进逼北宁,黄桂兰、赵沃败奔太原。”


猜你喜欢

  • 荆山堰

    南朝梁建,在今安徽怀远县南荆山与涂山之间。《梁书·康绚传》: 天监十三年 (514),“于钟离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依岸以筑土,合脊于中流。……十五年四月,堰乃成。其长九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

  • 九仙岩

    在今江西会昌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会昌县:九仙岩在“县西北五十里。深广三里许”。

  • 廊下市

    亦作廊厦市。即今浙江余姚市西北朗霞镇。清光绪 《余姚县志》 卷1 《市肆》 有廊下市。

  • 崞山

    在今山西浑源县西北二十里。《魏书·世祖纪》: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 (441),“葬惠太后于崞山”。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浑源县西北。西汉以此山名县。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年),葬惠太后于崞山;又太和元年(

  • 高尖山

    在今广西横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0永淳县: 高尖山在 “县北二十里。高耸接天”。

  • 宜宾镇

    北宋熙宁四年 (1071) 废宜宾县置,属僰道县。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宣和元年 (1119) 改置宣化县。

  • 唐兴砦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982) 置,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2安州: 唐兴城在 “州东南二十里”。疑即今安新县西南之关口。淳化三年(992) 升为顺安军。

  • 高蓬镇

    即今河北定州市南高蓬镇。清道光 《定州志》 卷7市集: 高蓬镇在 “城南四十里”。在河北省定州市南部偏西。面积56.2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北高蓬,人口4180。1953年设北高蓬乡,195

  • 偏桥镇

    清置,属宜君县。即今陕西宜君县北三十里偏桥乡。

  • 西北地郡

    北魏置,属豳州。治所在彭阳县(今甘肃西峰市北彭原乡)。隋开皇初废。北魏置,治彭阳县(今甘肃庆城县西南)。属豳州。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庆阳县。隋开皇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