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和殿

太和殿

①亦名金銮殿。在今北京市故宫内。为故宫“三大殿”之一,是外朝的前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名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称太和殿。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寿,每岁元旦、冬至等重大典礼及出兵征讨仪式皆在此殿举行。建筑宏伟壮观,为全国最大木构殿宇。

②北魏平城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魏书·高祖纪》:太和元年(477)春正月,“起太和、安昌二殿”。同年秋七月,“太和、安昌二殿成”。此后文明太后冯氏临朝称制, 居太和殿。太和十四年九月,冯太后崩于该殿。《水经·㶟水注》:太极殿“东堂东接太和殿,殿之东阶下有一碑,太和中立,石是洛阳八风谷之缁石也。太和殿之东北接紫宫寺”。


俗称金銮殿。在北京市东城区故宫的中心部位。故宫三大殿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初名奉天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称今名。现存建筑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建在高8.13米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围绕石栏,有云龙云凤望柱 1488 根,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以巨大的石料雕刻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大殿面阔11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高35.05米,宽约63米。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节日庆典和出兵征讨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殿中的金漆雕龙宝座是封建皇权的象征。红墙黄瓦,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全国最大的木结构殿宇。

太 和 殿


猜你喜欢

  • 惠远城

    清乾隆二十九年 (1764) 建,为伊犁九城之一。在今新疆霍城县东南,伊犁河北岸。为伊犁将军治所,又称库勒或大城。同治十年 (1871) 俄侵占伊犁,城遭毁坏。光绪八年 (1882) 在旧城北十五里建

  • 中右末旗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央省土拉河北岸那万策仁古内呼勒。

  • 八里河

    在今安徽颍上县城南八里。《清一统志·颍州府一》:八里河“其上流曰东西二柳沟。自阜阳县界流入,又东南入淮”。

  • 罗湖山

    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 罗湖山在 “县西南五十里。上有天湖,最清澈。其相近者曰旗鼓山,皆高广”。

  • 磁家务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北二十里,河北镇东南大石河东岸。明于此置巡司。

  • 青雀山

    即鸟鼠山。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南十五里。《元和志》 卷39渭州渭源县: “鸟鼠山,今名青雀山,在县 (旧治) 西七十六里。渭水所出,凡有三源并下。其同穴鸟如家雀,色小青; 其鼠如家鼠,色小黄。”

  • 宝带山

    在今贵州黎平县南三里。《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 宝带山 “蟠旋如带,亘二十余里,绕城西北皆山麓也”。

  • 木答里山卫

    又作木塔里山卫。明永乐四年(1406)置,为羁縻卫所,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北公主陵附近。其地有明古城,曾出土“木答里山卫指挥使司”铜印一方。

  • 化成岩

    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北。明《寰宇通志》卷39袁州府:化成岩“在府城西北五里, 下瞰秀江,旧名化成台。有开花院,唐李德裕读书于此,后人立祠于寺之侧。绝顶有塔,宋郡守王古所立。塔之西峰有亭曰妙高, 为登临胜处

  • 访仙桥镇

    即今江苏丹阳市东三十里访仙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丹阳县:“访仙桥镇在城东三十里。”有巡司。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丹阳县东有“访仙桥镇”,“访仙桥距治三十里,跨包港之曲,旧有巡检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