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夷陵郡

夷陵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硖州置,治所在夷陵县(今湖北宜昌县西北)。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枝城、远安等市县地。唐初改为硖州。天宝元年(742)复为夷陵郡,治所在夷陵县(今宜昌市)。乾元元年(758)复为硖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峡州置,治夷陵县(今湖北宜昌市西北)。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宜昌、宜都、远安等市县地。唐初改名峡州。天宝初复名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峡州。


猜你喜欢

  • 威信军

    五代方镇名。后晋开运二年 (945) 置。治所在曹州 (今山东曹县西北)。后汉废。后周广顺二年 (952) 复置。北宋初废。五代晋开运二年(945年)置,治曹州(今山东曹县西北)。周广顺二年(952年

  • 阳北县

    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由阳城县北部析置,治大宁(今山西阳城县北大宁)。1945年4月撤销,与阳南县合并,复置阳城县。旧县名。太岳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山西省阳城县北部析置。以位县北得名。治今阳城县

  • 牢水

    又名新江。即今广东新兴县北新兴江,为西江支流。《汉书·地理志》 合浦郡临允县:“牢水北入高要(今肇庆市)入郁(今西江),过郡三,行五百三十里。”王先谦《汉书补注》:“上‘入’当为 ‘至’, ‘郡三’

  • 小锡马

    在今缅甸北部南太白江南侧的昔马拱。清代属腾越州,为万仞关控制地带。见《神护关图》。

  • 陇跨箐

    在今贵州大方县东北,与黔西县接界。《清一统志·大定府》:陇跨箐“又东有木泥箐,皆深阻盘回,苗人恃为窟穴”。

  • 长春河

    即今吉林西北嫩江支流洮儿河。《辽史·圣宗纪》:太平四年(1024)“二月己未朔,猎挞鲁河。诏改鸭子河曰混同江,挞鲁河曰长春河”。古水名。辽太平四年(1024年)改挞鲁河名为长春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吉

  • 西藏

    在我国西南部。北面与新疆、青海接壤,东面与四川、云南接壤。西面及南面分别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等国家为邻。面积120万平方公里。古为羌、戎地,唐、宋为吐蕃地,元代为宣政院管辖的乌思

  • 南井场

    即今四川江安县东北南井乡。因盛产井盐,北宋置南井监于此。元设南井戍。明设南井铺。清嘉庆 《江安县志》: 南井场 “距县五十里。界泸州”。今场西北有旧盐井。

  • 金华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东阳县置,为婺州治。治所即今浙江金华市。《元和志》 卷26金华县: “长山一名金华,故取名焉。” 大业初及唐天宝、至德间为东阳郡治。唐垂拱四年 (688) 改名金山县,神龙

  • 栗传镇

    北宋置,属永新县。在今江西莲花县西南。古镇名。北宋置,在今江西省永新县西北。明时于此置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