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大江
即今广东韶关市东江与溱水 (今武江)合流后之北江。《水经·溱水注》: “东溪亦名东江,又曰始兴水。……东汉又西注于北江,谓之东江口。溱水至此,有始兴大江之名。” 《元和志》 卷34浈阳县: “溱水一名始阳大江,北自韶州曲江县界流入,东去县一百一十步。” 《清一统志 ·南雄州》: 东江“按东江至曲江县西注北江后,始有始兴大江之名。所合者溱水,非浈水也”。
即今广东韶关市东江与溱水 (今武江)合流后之北江。《水经·溱水注》: “东溪亦名东江,又曰始兴水。……东汉又西注于北江,谓之东江口。溱水至此,有始兴大江之名。” 《元和志》 卷34浈阳县: “溱水一名始阳大江,北自韶州曲江县界流入,东去县一百一十步。” 《清一统志 ·南雄州》: 东江“按东江至曲江县西注北江后,始有始兴大江之名。所合者溱水,非浈水也”。
在今上海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上海县: 蒲汇塘 “自青浦县受盘龙、泗泾诸水,绝沙冈、竹冈、横沥诸水而东,为龙华港,又东经县南入于黄浦。《志》 云,吴淞南境之水,自盘龙以东,俱由蒲汇、龙华二
即今哈萨克斯坦西南、乌兹别克西北之咸海。纳林河(锡尔河)、阿母河注于此。《清一统志·霍罕》:那林河“又折东南入于达里冈阿鄂谟。鄂谟广千余里,为西境巨海,无有涯际。凡葱岭以西之水咸归焉”。
北宋治平四年 (1067) 筑,属合水县。即今甘肃华池县东南南梁乡驻地荔原堡。后废。
即今山东东平县西北五十八里东平湖西岸昆山。《清一统志·泰安府一》 “金山” 条: “其南为坤山,亦曰困山。上有马跑泉,东有蟾蜍峡、莲花沿,南有玉灵崖、石室洞,下有饮马泉。”
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虎门镇西威远岛上。《方舆纪要》 卷101东莞县: 武山砦 “在县南”。《清一统志·广州府二》 “虎门寨” 条: “武山寨在县南武山,与虎门相应援。”
亦作铜汤、桐阳。即今安徽巢湖市西北烔汤镇。清光绪 《庐州府志》 卷3巢县: 桐阳镇在 “县西五十里。《康熙志》 作铜炀镇,中设有防兵”。
即浪卡子宗。今西藏浪卡子县。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纳, 鼻也。城形如之, 土色白,故名。”
汉代四川盆地通往贵州的道路之一。自今四川合江县,溯赤水河而上入贵州,经赤水、遵义、贵阳、安顺至关岭。《史记· 西南夷列传》:建元六年 (前135),以唐蒙为中郎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筰 (符
即今西藏南木林县。元代于此置乡万户府。
在今越南清化省西北境。《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清化府: 俄乐城 “在府西南,即今俄乐县。宣德初,俄乐土官黎利反,官军讨之,遁入老挝。既而复还,官军击走之于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