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威胜军

威胜军

①唐天宝十三年 (754) 置,属廓州。驻地在宛肃城 (一作宛秀城,在今青海贵南县东北黄河南岸)。《新唐书·地理志》 廓州: “西八十里宛秀城有威胜军。” 乾元元年 (758) 陷于吐蕃,废。

②唐方镇名。光启三年 (887) 以义胜军改名,治所在越州 (今浙江绍兴市)。乾宁三年 (896) 改名镇东军。

③唐乾宁元年 (894) 置,治所在乾州 (今陕西乾县)。五代唐同光二年 (924) 罢军名。

④五代方镇名。后唐改宣化军置,治所在邓州(今河南邓州市)。后周改名武胜军。

⑤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978) 置,治所在铜鞮县(今山西沁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沁县、武乡、沁源等县地。金天会六年 (1128) 改沁州。


(1)唐天宝十三载(754年)置,治宛秀城(今青海贵德县西)。辖境相当今青海省贵德县。宝应元年(762年)地入吐蕃,废。(2)唐方镇名。光启三年(887年)以义胜军改名,治越州(今浙江绍兴市)。乾宁三年(896年)改为镇东军。(3)五代方镇名。五代唐以宣化军改名。治邓州(今河南邓州市)。周改名武胜军。(4)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置,治铜鞮县(今山西沁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武乡、沁县、沁源等县地。属河东路。金天会六年(1128年)升置为沁州。


猜你喜欢

  • 文招县

    南朝宋置,属晋康郡。治所在今广东德庆县东北。隋开皇十二年(592)废入乐城县。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广东省德庆县东北。属晋康郡。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废入乐城县。

  • 安固县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安阳县置,属临海郡。治所即今浙江瑞安市。《寰宇记》卷99瑞安县:“安固县因界内安固山为名。”东晋太宁元年(323)属永嘉郡。隋开皇十二年(592)省。唐武德五年(622)复置

  • 逢亭

    即今贵州罗甸县西逢亭镇。清爱必达《黔南识略》 卷3罗斛州判: “罗悃、床井、沟亭、逢亭、上隆、罗苏、赖石各亭,虽非膏壤,水旱皆可有收。” “逢亭”,又称内逢,系布依语音译,即亭目居住地。

  • 岩关

    即严关。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严关乡。《明史·地理志》 作 “岩关”。

  • 在今山东滕州市西二十五里。《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居休。”西汉封楚元王子富为休侯,即此。古邑名。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滕州市西北。《孟子·公孙丑》:“孟子去齐,居休。”即此。西汉初置休侯国。

  • 枫港市

    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南枫港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2饶州府余干县: “西路自出南门三十五里之枫港。”

  • 孟养宣慰司

    明永乐二年 (1404) 改孟养府置军民宣慰使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缅甸北部孟养。辖境东抵伊洛瓦底江,西抵今印缅边界,北抵西藏,南至八莫、杰沙、戛里一线。明末废。明永乐二年(1404年)以孟养府改

  • 乐门岭隘

    在今江西新干县东南。《清一统志·临江府》:乐门岭隘“在新淦县东南四十五里。路通永丰县界”。在今江西省新干县东南。清属新淦县。路通永丰县界。

  • 青衣

    指今四川乐山市。《晋书·李势载记》: 东晋永和三年 (347),“大司马桓温率水军伐势。温次青衣,势大发军距守”。宋郭允蹈 《蜀鉴》: “青衣,今嘉州。”见“葵青区”。

  • 白塔河镇

    即今江苏江都市东白塔河村。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江都县东北有白塔河。民国《江都县续志》卷1:白塔河“在县城东北宜陵镇东,运盐河北岸。距城陆路四十五里,水路七十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