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子长县

子长县

1942年改安定县置,属陕西省。治所在瓦窑堡(今陕西子长县)。为纪念谢子长烈士而命名。


在陕西省北部、秀延河上游。属延安市。面积 2405 平方千米。人口24.3万。辖8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瓦窑堡镇。蒙古宪宗二年(1252年)在今县西置安定县,治今安定镇。至元元年(1264年)在今县东析置丹头县,四年并丹头入安定县。明、清、民国仍为安定县。1914年属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5年在西部设赤源县,在东部设秀延县;同年3月设立瓦窑堡市。1935—1936年,瓦窑堡市曾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和陕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1936—1937年先后撤销赤源县、瓦窑堡市和秀延县,辖地统属安定县。1942年5月为纪念谢子长烈士,改名子长县,县治迁驻瓦窑堡。1950年属绥德专区,1956年属延安专区。1958年撤销安塞县时,部分辖地划入子长县;1961年复置安塞县,原地划出成今境。1968年属延安地区,1996年属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区。秀延河横贯县境南部,涧峪岔河流经北部。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河谷平原为重要农耕区,农产以糜谷、玉米、高粱为主。有牧羊业。矿产有煤、石油和铁。工业有采煤、采油、农机、电力、造纸、粮油加工、水泥、机砖等。西包公路经此。古迹有宋代钟山石窟等。纪念地有毛泽东旧居和中共瓦窑堡会议旧址。


猜你喜欢

  • 白虾浦

    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资治通鉴》:五代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南唐兵围福州,吴越将余安自海道赴救,“至白虾浦,海岸泥淖,须布竹箦乃可行,既登岸,大破南唐兵”即此。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南。《资治通鉴》

  • 明岩

    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12台州: 明岩 “在天台县西北七十里。岩前峭壁屹立,亦号幽石,其下窍穴逶邃,日光穿漏,怪石森然”。《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 “明岩为寒山,拾得隐身地,两山回

  • 纳刺山

    亦作纳拉岭。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沙鲁里山脉南支。民国梅心如《西康》:沙鲁里山脉“为金沙江与雅砻江之分水岭,经巴安,理化两县境,再南为纳拉岭”。

  • 绩溪

    即今安徽绩溪县东扬之水的别名。《方舆纪要》 卷28绩溪县: 绩溪 “在城东,其源亦来自扬溪。下流二十余里,乳溪水东注之。又五里,徽溪水南注之。至临溪,会县南诸水,入歙县界。离而复合,交流如绩,县因以名

  • 平陇城

    在今山西稷山县西五里平陇村。《北齐书·斛律光传》:武平二年(571),“率众筑平陇、卫壁、统戎等镇戍十有三所。周柱国枹罕公普屯威、柱国韦孝宽等,步骑万余,来逼平陇,与光战于汾水之地,光大破之,俘斩千计

  • 句骊河

    一名巨流河。即今辽宁之辽河。《清一统志·奉天府一》:辽河“国语曰老哈。即古句骊河也。一作枸柳河。今名巨流河”。

  • 银山县

    隋义宁二年 (618) 置,属资阳郡。治所在今四川资中县南四十里银山镇。《元和志》 卷31银山县: “因县界银山为名。” 唐属资州。北宋乾德五年(867) 废入盘石县。古县名。隋义宁二年(618年)析

  • 石窟寺

    ①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二里云冈镇。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大部完成于太和十九年(495)。《魏书·释老志》:“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彫

  • 鄂州

    隋开皇九年 (589) 改郢州置,治所在江夏县(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寰宇记》 卷112鄂州: “取鄂渚以为州名。” 大业三年 (607) 改为江夏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为鄂州。辖境约当今

  • 庆源府

    北宋崇宁四年(1105)改赵州为庆源节度,宣和元年(1119)改为庆源府。治所在平棘县(今河北赵县)。辖境相当今河北赵县、宁晋、赞皇、高邑、临城、柏乡等县地。金复为赵州。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升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