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宁远县

宁远县

①隋大业六年(610)置,为临振郡治。治所即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新唐书·地理志》:宁远县“以宁远水名”。唐武德五年(622)为振州治。天宝元年(742)为延德郡治,乾元元年(758)复为振州治。北宋开宝五年(972)为崖州治。熙宁六年(1073)废。南宋绍兴六年(1136)复置,属琼州。十三年(1143)为吉阳军治。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崖州治。正统四年(1439)省入崖州。

②唐贞观三年(629)置,属羁縻丛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北境。广德后废。

③唐大历三年(768)置,属羁縻乾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后废。

④北宋乾德三年(965)改延喜县置,属道州。治所即今湖南宁远县。郭子章《郡县释名》湖广卷下:宁远县“取远人绥宁之义也”。元属道州路。明属道州。清属永州府。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⑤北宋崇宁三年(1104)升宁远砦置,属巩州。治所即今甘肃武山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陕西卷下:“县以砦名,宁辑远人之义也。”金仍降为砦。元至元中复为县,属巩昌路。明属巩昌府。1914年改名武山县。

⑥辽初置,属朔州。治所在今山西五寨县北三十二里大武州村。重熙中废。金复置宁远县,属武州。元至元四年(1267)废。

⑦元初置,属开元路。治所在今吉林汪清县境。《元史·世祖纪》:至元二十七年(1290)二月戊寅,“开元路宁远等县饥民、站户逃徙,发钞二千锭赈之”。即此。后废。

⑧清光绪十四年(1888)置,属伊犁府。治所即今新疆伊宁市。1914年改为伊宁县。


(1)古县名。(1)隋大业六年(610年)置,治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历为临振郡、振州、吉阳军、崖州治。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省入朱崖军。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复置。明正统四年(1439年)省入崖州。(2)辽初改宁远寨置,治今山西省五寨县北大武州。属朔州。重熙中降为宁远镇。金复为县,为武州治。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省入州。(3)元置,治今吉林省汪清县境,确址待考。后废。(2)古旧县名。(1)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升宁远寨置,治今甘肃省武山县。属巩州。金复为寨。元又升为县,属巩昌路。明、清属巩昌府。1914年因与山西、奉天(今辽宁)、湖南、新疆四省宁远县重名,改名武山县。以县境有武城山得名。(2)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属伊犁府。1914年改名伊宁县。(3)旧县名。(1)1912年由宁远厅改置,治新堂(今内蒙古凉城县城关镇)。原属山西省,1913年划属绥远特别区。因与湖南、奉天(今辽宁)、甘肃、新疆四省宁远县重复,1914年更名凉城县。(2)1913年改宁远州置,治今辽宁省兴城市。1914年因与湖南等省宁远县重名,更名兴城县。(4)今县名。在湖南省南部,南依萌渚岭。属永州市。面积 2508 平方千米。人口73.9万。县人民政府驻舜陵镇。辖12镇、5乡(含4民族乡)、4林场。西汉置营道县,治今县城东;又置泠道县,治今县城东南。元朔五年(前124年)置舂陵县,治今柏家坪,均属零陵郡。隋并泠道、舂陵二县入营道县,属零陵郡。隋末萧铣置梁兴县,治今县城东南。唐武德中改唐兴县,迁治今县城。长寿初改武盛县,神龙初复名唐兴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延唐县,属道州或江华郡。五代楚改延昌县;唐同光中复为延唐县;晋天福七年(942年)改延喜县,属道州。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始名宁远县。《郡县释名》湖广卷下:宁远县取“远人绥宁之义也”。元属道州路。明、清属永州府道州。1914年属衡阳道,1922年直属省。1928—1931年,县境北部曾划归阳明县。1949年属永州专区,1950年属零陵专区。1952年属湘南行政区。1954年属衡阳专区,1962年属零陵专区。1968年属零陵地区,1995年改属永州市。地处南岭山地中部。河流属湘江水系,舂水、仁江、宁远河流经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甘薯为主,甘蔗、烟草、辣椒、荸荠、花生、苎麻次之。林产有松、杉、南竹、油茶、油桐、山苍子等。稀有树种有水杉、银杏、三针、五针、九针松和香杉。九疑山特产“湘妃竹”久负盛名。珍奇动物有猕猴、大鲵、大头龟。矿产有煤、铁、锡、钨、铅、锌、锑、锰、水晶石等。工业有五金、大理石、瓷器、羽绒、猪鬃、水泥、造纸、农机、酿酒、水电等。郴道公路横贯县境,有桂宁、永宁等干线公路。宁远河自县城以下,木帆船通潇水;涨水季节,机船通冷水滩。名胜古迹有文庙、舜庙、玉琯岩、“云龙”牌楼、荡寇将军垒、舂陵侯城遗址、舂陵侯墓等。


猜你喜欢

  • 柳州市

    1946年8月核准划柳江县城区及近郊设置,市政府至1949年11月当地解放后正式成立。治所即今广西柳州市。简称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西江支流柳江沿岸,湘桂、黔桂铁路交会处。面积 5292 平方千米

  • 河水

    ①唐宋以前常以河水为黄河的正称、专称。②即今云南江川县东北星云湖。汉至南朝称河水。《汉书·地理志》 胜休县: “河水,东至毋棳入桥。” 《续汉书 ·郡国志》 胜休县注引 《南中志》:“有大河,纵广百四

  • 高砦

    在今广西罗城么佬族自治县西天河镇西二十里。南宋嘉熙元年 (1237) 天河县迁治于此。

  • 临武县

    西汉置,属桂阳郡。治所在今湖南临武县东十五里古城渡。《水经·溱水注》: “县侧临 (武)溪东,因曰临武。” 唐如意元年 (692) 改隆武县。神龙元年 (705) 复改临武县,属郴州。五代晋天福四年

  • 监篦国

    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岸兰沙。中世纪时东西方船舶多泊此。见南宋周去非 《岭外代答》 卷2“故临国”条。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有专条记述。

  • 车木湾

    在今湖北监利县东。《方舆纪要》卷78监利县:车木湾在“县东三十里。宋时江水尝涨决于此。明正德初亦尝冲决。为堤防要害”。

  • 龙尾山

    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60兰州:“龙尾山在州南三里。山形如龙尾,落黄河之壖。《志》云:即府北马寒山之支陇也。”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回民据此反清。事平,建四墩堡于上,与兰州城为犄角。

  • 要水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1密云县: 要水 “在县东北,亦曰清水,源出古北口外,自大、小黄崖口流入境,至县西北又东入于潮河。汉要阳县以此名”。

  • 白石川

    今甘肃黑河支流达溪河上源。《方舆纪要》卷58泾州崇信县:白石川“在县南六十里。东流入灵台县境,合于赤城川”。《清一统志·泾州一》:达溪川水“源出崇信县南五马山,曰白石川,东流入灵台境,为达溪川”。

  • 秦家冈

    在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区中。《清史稿·地理志》 滨江厅: “东: 秦家冈。” 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吉林滨江县: “县市沿松花江南岸之合傅家甸,西达八站,南对秦家冈,东接四家子、太平桥、圈子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