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宁陵县

宁陵县

①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宁陵县东南。东汉属梁国。南朝宋属谯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亳州。大业初属梁郡。唐属宋州。北宋属应天府。金属归德府,大定二十二年(1182)徙治今宁陵县。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②南朝梁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安徽凤台县西北。东魏武定六年(548)改为肥阳县。


在河南省东部。属商丘市。面积785.7平方千米。人口59.3万。辖4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回族镇。战国为宁陵邑,魏信陵君被封于此。《史记·陈涉世家》:周市“欲立魏后故宁陵君咎为魏王”,即此。西汉元狩初置宁陵县,治今宁陵县城东南,属陈留郡。东汉属梁国。永元十一年(99年)置己吾县,治今宁陵县城西南,属陈留郡。西晋初废。北魏复置己吾县,属谯郡。东魏兴和中己吾县徙治平石城(今址待考)。北齐废宁陵、己吾二县。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宁陵县,属梁郡。宋属应天府。金属归德府,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移治今宁陵县城。明、清因之。1913年属豫东道,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36年并入睢县,改名葵丘县。1937年析出又置宁陵县。1948年属商丘专区,1958年属开封专区,1960年废入睢县。1961年复置,属商丘专区。1969年属商丘地区,1997年属商丘市。地处黄河洪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大沙河、洮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县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芝麻等。特产白蜡杆、山羊板皮、金顶谢花酥梨。工业有无缝钢管、化工、酿酒、面粉、食品、制革、建材、木材加工等。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经过北部,郑永、柳柘公路在县城相交。古迹有丁堌堆遗址、青岗寺汉墓群、解堌堆汉墓群、黄岗寺遗址、褒圣侯墓和童子墓等。


猜你喜欢

  • 陕甘宁边区

    原为陕甘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成为革命的中心根据地,并为中共中央所在地。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陕甘革命根据地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治

  • 大营集

    即今河北枣强县南大营镇。明嘉靖《冀州志》卷3枣强县:大营集“在县南四十里”。

  • 小亚齐国

    一译孙支。故地可能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岸的新支尔一带。清谢清高《海录》有专条记述。

  • 相县

    ①秦置,为泗水郡治。治所在今安徽淮北市西北相山区。西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北齐废。②北魏延昌中侨置,属沛郡。治所在今河南虞城县境。北齐废。③南朝梁侨置 (一说北魏置),属北沛郡。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或霍

  • 建武军

    ①唐、五代方镇名。唐咸通后改岭南西道节度使置,治所在邕州 (今广西南宁市南郁江南岸)。五代南汉辖境相当今广西大部及越南部分地。北宋初废。②五代南唐升元六年 (942) 置,治所在天长市 (即今安徽天长

  • 永宁陵

    南朝陈文帝陈蒨陵墓。在今江苏南京市东紫金山东北。《元和志》卷25上元县:文帝蒨永宁陵“在县东北四十里蒋山东北”。

  • 罗阿县

    南朝梁、陈间置,属南合州。治所在今广东雷州市境。隋大业初废入海康县。

  • 越窑

    唐至五代著名青瓷窑之一。窑址原在浙江会稽山和曹娥江沿岸,后移至余姚上林湖 (今属慈溪)。宋代以后,龙泉青瓷兴起,越瓷才走向衰微。

  • 伞陂寺集

    即今河南潢川县东伞陂镇。清光绪《光州志》卷1《市集》:“州东二十里有伞陂寺集。”

  • 阿真川

    在今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行政委员会境。《方舆纪要》卷64罕东卫:阿真川“在卫西南。明初,蓝玉讨叛部哈昝等,深入至阿真川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