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源水
在今广西灌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7灌阳县:小河源水在“县东北五十里。县东又有钟山水, 自湖广道州流入境,注于灌水”。
在今广西灌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7灌阳县:小河源水在“县东北五十里。县东又有钟山水, 自湖广道州流入境,注于灌水”。
即谷和县。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西南。《旧唐书·地理志》、《寰宇记》卷81作“谷利县”。
古名大斗拔谷。在今甘肃民乐县东南七十里。《明经世文编》 卷405郑洛 《议修通海紧关隘口以弭虏患疏》: “扁都口者,青海之要冲,虏行之孔道,甘镇之咽喉。”
在今四川长宁县东南。《清一统志·叙州府一》: 箐口岭 “在长宁县 (治今县南双河镇) 东六十里”。
战国赵邑,即今山西榆次市。《史记·秦本纪》: 庄襄王三年 (前247),蒙骜 “攻赵榆次”。即此。秦置榆次县。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山西省晋中市北郊。《古本竹书纪年》:周显王八年(前361年),“与邯
清置,属德惠县。即今吉林德惠市东五台乡。《清史稿·地理志》 德惠县官商路:“南:五台达省。”
亦名新康港。在今湖南望城县北九里。杜甫有 《北风》 诗,自注云: “新康江口,信宿方行。” 即此。
在今河北迁安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杨买驴城,“《城冢记》云:俱辽圣宗时肖太后所造。杨买驴,辽臣姓名,司营筑之事者”。
在今云南腾冲县北境。为中缅界山。清光绪《大清直省地舆全图》:腾越厅北有姊妹山。因有大小两个山峰,俗称为姊妹,故名。
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今甘肃古浪县南。《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89: 南凉太初三年 (399),秃发利鹿孤伐凉,“遣其将金树、苏翘率骑五千,屯于昌松、漠口”。即此。北周废。古县名。十六国南凉置,治今甘肃省
故地或以为在今印度境内,或以为在今东非莫桑比克的赞比西河口一带。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加将门里,去加里二千余里,乔木成林,修竹高节,其地堰潴田肥美,一岁三收谷,通商贩于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