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同
西藏古代族部名。《唐会要·大羊同国》:“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至贞观末,为吐蕃所灭”;藏文史籍《敦煌吐蕃文书》载:在象雄地区,其主名叫李聂秀。并记载有李聂秀娶松赞干布之姐妹,于644年被吐蕃王朝所灭。此象雄即羊同,此处指小羊同,地在今西藏阿里南部扎达、普兰等县境。
西藏古代族部名。《唐会要·大羊同国》:“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至贞观末,为吐蕃所灭”;藏文史籍《敦煌吐蕃文书》载:在象雄地区,其主名叫李聂秀。并记载有李聂秀娶松赞干布之姐妹,于644年被吐蕃王朝所灭。此象雄即羊同,此处指小羊同,地在今西藏阿里南部扎达、普兰等县境。
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7永宁县:大石岭在“县东北五十里”。②在今辽宁辽阳市南。《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大石岭“在司南十五里”。③在今河南伊川县境。《周书·裴宽传》:北魏末,“乃将
即今广东信宜县东北怀乡镇。旧属西宁县,清雍正十一年(1733)置巡司于此,乾隆二十年(1755)改属信宜县。在广东省信宜市中部。面积162平方千米。人口7.8万。镇人民政府驻怀乡圩,人口 7800。清
①即今河北内丘县东南二十里官庄乡。明嘉靖二十五年 (1546) 于此筑官庄堡。②民国置,即今山东安丘市南四十里官庄镇。明万历 《安丘县志》 卷5镇店: 城南 “官庄,有市”。(1)在天津市蓟县西北部。
①北宋熙宁五年 (1072)置,为经略、安抚使路,治所在熙州 (今甘肃临洮县)。辖熙、河、洮、岷四州及通远军,相当今甘肃大夏河、洮河流域及渭河上游甘谷县以西地,西汉水和白龙江上游的西和、礼县、宕昌等县
在今山西翼城县东。《水经·浍水注》:“紫谷水东出白马山白马川,……西径荧庭城南,而西出紫谷,与乾河合,即教水之支川也。”
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百二十里。《舆地纪胜》 卷68常德府: 穿石山 “下有大窦,东西洞达,行人往来止息,可容百人”。明 《寰宇通志》 卷57称: “汉马援尝穿石窍以避暑,今可通水。春夏泛滥则江水自中过。
①亦作鲇鱼石关。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北四十里。为明长城关口之一。《明史·朵颜传》: 正德十年 (1515),“花当子把儿孙以千骑毁鲇鱼关,入马兰谷峪大掠”。②在今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东北鲇鱼铺。其旁有鲇鱼洞
一作芦沟桥。在今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永定河旧名卢沟河,桥以河得名。辽代为木桥或浮桥,《宣和乙巳奉行使程录》:“卢沟河水极湍激,每候水浅深,置小桥以渡,岁以为常。近年于此河两岸造浮梁。”金改建石桥,《
在今浙江杭州市少年宫附近。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8:“昭庆寺之北为庆忌塔。”系葬春秋时吴王僚子庆忌处,宋改为丰储仓。
①北宋初置,在今江西婺源县东北。《清一统志·徽州府二》:马岭关“在婺源县东北屏障山。两山对峙, 当休、婺二县界。宋初置关”。②明置,在今山西太谷县东南四十五里马羚关村。《明史·地理志》 太原府太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