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屏东市

屏东市

1933年日本占领期间置,属高雄州。治所即今台湾屏东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仍设屏东市,为台湾省辖市。1950年改设屏东县。据 《清一统志·台湾府》: 半屏山 “在凤山县北七里。《通志》: 自台湾县大小冈山,迤逦而南,近附于县治者,为半屏山。形如画屏,故名”。屏东以在半屏山之东,故以为名。


(1)旧市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市。在今台湾省东南部。1950年全省调整区划时撤销,改设屏东县。(2)市镇名。在台湾省屏东县西北部,西以高屏溪界高雄县。面积65.1平方千米。人口约21.5万。为屏东县治。原为西拉雅平埔人阿缑社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福建海澄人入垦,光绪十年(1884年)筑阿缑城。1920年改名屏东,因位高雄市半屏山以东得名。清属凤山县。1920年设屏东街,属高雄州。1933年升格为市,仍属高雄州。1945年光复后升为省辖市,1950年划属屏东县。地处高屏溪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农业盛产稻、香蕉、甘蔗和西瓜。工业除制糖、制烟外,还有电子、电器、食品、乐器、木器等,建有屏东纸业工业区。设有农业、师范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校。为纵贯铁路终点和屏东铁路起点,1号省道过此,为3号、22号省道起点。有高屏铁路桥和高屏大桥与高雄县连接。西部建有机场。古迹有孔子庙、慈凤宫、东山寺及阿缑城遗迹等。


猜你喜欢

  • 南溪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戎州置,治所在僰道县 (今四川宜宾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宜宾、南溪等市县以南,云南昆明地区以北。乾元元年 (758)复为戎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戎州置,治僰道县(今四川宜

  • 建忠县

    南朝宋置,属宋兴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北。北周废。

  • 古鄯堡

    即巴暖三川营。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清一统志·西宁府二》:巴暖三川营“在碾伯县东南。旧名古鄯堡……本朝设守备驻守”。

  • 汤望州

    唐总章三年(670)置,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后废。唐总章三年(670年)置,治今云南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属戎州。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后废。

  • 里化县

    即顺化县。今四川理塘县。《清史稿·地理志》康定府里化县:“光绪三十二年设里化县,三十四年升厅。”同书《四川土司传》: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里塘为顺化县”。

  • 白果市

    ①即今湖南衡山县西北七十四里白果镇。1923年中共湘区党组织派刘东轩、谢怀德等到白果开展农民运动,成立“岳北农工会”,为湖南最早成立的农会组织。②即今湖南祁阳县南一百里白果市。1929年阳明县治所设此

  • 黄蓬山

    在今湖北洪湖市东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77沔阳州: 黄蓬山在 “州南二百里大江之旁。其山延绵环结,上有城,亦曰却月城。城外有台。相传鲁肃屯兵于此。山下有湖,为黄蓬湖。元末徐寿辉陷沔阳,陈友谅起兵于黄

  • 永丰

    在今福建南靖县北。明、清置巡司于此。集镇名。(1)在河南省项城市西北部。永丰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700。原名百家铺。清同治年间筑寨兴集,取“永远丰收”之意,改名永丰。产小麦、玉米、棉花、芝麻、花生、油

  • 密如亭

    春秋时鲁密邑。在今山东费县北。《左传》: 闵公二年 (前660),“共仲奔莒……莒人归之,及密”。杜注: “琅邪费县北有密如亭。”

  • 须索河

    即今河南郑州市西北索须河。上游为须河、索河。索河出荥阳县南,北流至荥泽县 (今郑州市西北古荥镇) 南,与源自荥阳县东南之须河相会,是为须索河。又东会京河,东流为贾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