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山
在今四川小金县东。《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巴郎山“在懋功屯务厅东二百一十五里。其山袤延三百余里,与茂州瓦寺土司接界”。民国《懋功县志》: 巴郎山“一名斑斓山。古称冉,盘亘八九十里。山内有水发源, 由东而西,独流至明郭宗,与抚边梦笔山下之水合流,直趋章谷大河”。
在今四川小金县东。《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巴郎山“在懋功屯务厅东二百一十五里。其山袤延三百余里,与茂州瓦寺土司接界”。民国《懋功县志》: 巴郎山“一名斑斓山。古称冉,盘亘八九十里。山内有水发源, 由东而西,独流至明郭宗,与抚边梦笔山下之水合流,直趋章谷大河”。
在今北京市西卢师山。一说即今天津市宁河县(芦台)或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西南卸粮台。《资治通鉴》:唐贞观十九年(645)征高丽,“韦挺坐不先行视漕渠,运米六百余艘至卢思台侧,浅塞不能进,械送洛阳”。胡注:
金大定初(1161)改乌古迪烈招讨司置,初治乌古迪烈部,后移治泰州(今吉林洮南市东北四家子村古城;一说在今黑龙江省泰来县西北塔子城)。承安四年(1199)徙治金山(今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东北)。泰和八年(
在今广东龙门县城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龙门县:上龙门镇“旧置长沙巡司,洪武四年改今名”。明弘治九年(1496)改置龙门县。移上龙门巡司于县东黄沙坳。
①西汉改固陵县置,属淮阳国。治所在今河南太康县南。东汉时废。②三国魏改固始侯国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临泉县。西晋属汝阴郡。北魏属新蔡郡。东魏武定八年 (550) 固始城为财州治。北齐废州置包信县。
又作承县。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南旧峄县西北一里。以氶水所经而名。西晋元康元年(291)为兰陵郡治。南朝宋属兰陵郡。东魏武定五年(547)仍为兰陵郡治。隋大业初改兰陵县。唐武德四年(62
在今陕西澄城县南五十里伏龙里。唐置折冲府于此。
即今湖南岳阳县北新墙河,注入洞庭湖。《水经》: 湘水 “又北过下隽县西,微水从东来流注”。郦道元注: “湘水左则沅水注之,谓之横房口,东对微湖,世或谓之麋湖也。右属微水,即经所谓微水经下隽者也。”
唐开元二十三年(754)割石镜县之南、铜梁县之东地置,属合州。治所即今四川铜梁县东旧县镇。《寰宇记》卷136巴川县:“以地在巴川故为名。”天宝初属巴川郡,乾元初复属合州。元初废入铜梁县。古县名。唐开元
①即今黑龙江省泰来县东北江桥镇。民国《东北年鉴》:洮昂铁路有江桥站(即哈拉尔格)。②即今上海市嘉定区东南江桥镇。清光绪《嘉定县志》卷1:江桥镇在“县治南三十三里十一都, 与上海宝山接壤”。在上海市嘉定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源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香山一带。贞观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