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周县
①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在今山西介休市西(一说在今山西灵石县境)。东汉末废。
②南朝宋改平州县置,属北巴西郡。治所即今四川平昌县。梁普通六年(525)改为平州县。
③亦作平州。南朝宋置,属白水郡。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梁属平兴郡。北周改为平兴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介休市西。属西河郡。东汉初废。
①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在今山西介休市西(一说在今山西灵石县境)。东汉末废。
②南朝宋改平州县置,属北巴西郡。治所即今四川平昌县。梁普通六年(525)改为平州县。
③亦作平州。南朝宋置,属白水郡。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梁属平兴郡。北周改为平兴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介休市西。属西河郡。东汉初废。
北宋置,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南永从乡西。崇宁四年(1105)改置格州。
①在今四川资中县城周围。由东、西、南、北四岩组成。《方舆胜览》卷63资州:东岩“距州城三里”;西岩“在城西六里”;南岩“去盘石县五里”;北岩“去郡城半里,等慈寺之东”。龙重山属于四岩山之列,故亦称四岩
一称温家寨。在今广西陆川县南五十里良田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①在今福建古田县西。《资治通鉴》: 五代晋高祖天福五年 (940),王延政据建州,发兵攻南镇,闽王曦福州西鄙戍兵皆溃,即此。②明置,属福宁卫。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南南镇。清时有把总驻此。在今福建省古田县西
谓黄河与洛水交汇处及附近之地。《史记·封禅书》: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正义》:“ 《世本》 云: ‘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 《帝王世纪》 云: ‘殷汤都亳,
在今江西永新县西南、井冈山市及宁冈、泰和县接界。《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永新县: 拔铁山在 “县西南百余里,周回百余里,接泰和县界,牛吼江出焉”。
又名北制、虎牢。西周东虢邑。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汜水镇西。《左传》: 隐公元年 (前722),郑庄公即位,姜氏为共叔段 “请制。公曰: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五年(前7
又名大孤山、壶山。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七十里。《元和志》卷21唐州慈丘县:“比水,出县东南大胡山。”《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引《水经注》:“大胡山在沘阳东北三十余里,广员五六十里。张衡赋南都,所谓‘天封
①在今辽宁沈阳市区西顺城街。清康熙二年(1663)由道教东北龙门派祖师郭守真创建。初名三教堂,乾隆四十四年(1779)改名太清宫。为东北地区道教活动的中心。1912年设“中华道教总会关东道教分会于此。
在今江西进贤县北一百里。明正统初置巡司于此。后废。在今江西省进贤县北。明置巡检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