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中右千户所
明置,属广宁左屯卫。治所即今辽宁凌海市。《明史·地理志》 广宁中屯卫:“东有大凌河堡……宣德五年正月置中右千户所于此。”后废。
明置,属广宁左屯卫。治所即今辽宁凌海市。《明史·地理志》 广宁中屯卫:“东有大凌河堡……宣德五年正月置中右千户所于此。”后废。
明洪武七年 (1374) 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麻响。后属定番州。清以后废。明洪武十年(1377年)置,治今贵州省长顺县南。属贵阳府。清时废。
亦作乌第河。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北流入鄂霍次克海。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3:“乌底河在底拉河西北,出外兴安岭南麓,东流二百里入海。分界时此两河为瓯脱地。盖昔日东海之境极于此焉。”
又名石门。在今浙江桐乡市西二十里石门镇。春秋时,吴拒越,垒石为门,谓之石夷门。《资治通鉴》: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张景超引兵攻杭州,败李藏用将李强于石夷门”。即此。在今浙江省桐乡市西石门镇。相传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郑和群礁的东端。中国渔民向称银饼、银锅。1935年公布名称为依鲁德礁。1947年改名安达礁。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载:安达礁“礁东北西南斜列,长4.25浬,宽由200码
蒙古至元七年(1270)置,属脱思麻路。治所在今甘肃礼县东四十里。明洪武四年(1371)改为礼店千户所。
西晋时建,在今湖北襄樊市南汉水西岸岘山上。《水经·沔水注》: “羊祐之镇襄阳也,与邹润甫尝登之,及祐薨,后人立碑于故处,望者悲感。杜元凯谓之堕泪碑。” 《元和志》 卷21襄州襄阳县:“岘山,在县东南九
春秋时周邑。又名訾城。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前518), 阴不佞拘得玉者,“取其玉。将卖之,则为石。王定而献之,与之东訾”。杜注:“巩县西南訾城。”《续汉书·郡国志》 河南尹巩县
即洭水。今广东北江支流连江。《明史·地理志》 阳山县:“南有阳溪,即洭水。”
①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南襄州置,治所在西淮安郡 (今河南唐河县南湖阳镇)。隋仁寿初为升州。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贞观元年 (627)废。②隋仁寿二年 (602) 置,治所在乌程县 (今
亦作邛部川。唐、宋四川西南少数民族部落之一。宋代为黎州属部。住牧在今四川越西县境。《宋史·蛮夷传四》:“邛部川蛮,亦曰大路蛮,亦曰勿邓。……(开宝)四年,黎州定远兵士构叛,聚居鹿角溪, 阿伏令弟游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