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望侯国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清苑县西南五十里。东汉废。《水经·滱水注》:“博水又东径白堤亭南,又东径广望县故城北。汉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刘忠为侯国。”即此。
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刘忠为广望侯,置广望侯国,治今河北省清苑县西南。属广阳郡。后改属涿郡。东汉省。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清苑县西南五十里。东汉废。《水经·滱水注》:“博水又东径白堤亭南,又东径广望县故城北。汉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刘忠为侯国。”即此。
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刘忠为广望侯,置广望侯国,治今河北省清苑县西南。属广阳郡。后改属涿郡。东汉省。
自今河北邯郸市至磁山。全长50公里。为平汉铁路(今京汉路)支线。 日伪于1943—1944年修筑。
元上罗计长官司、明上罗计堡。即今四川珙县南上罗镇。清乾隆《珙县志》卷1:上罗乡“南及西南,有上罗计旧场”。
又作鸡鸣山。在今安徽合肥市西北。《新唐书·食货志三》:建中时,“李纳、田悦兵守涡口,梁崇义搤襄、邓,南北漕引皆绝,京师大恐。江淮水陆转运使杜佑(议)……疏鸡鸣冈首尾,可以通舟,陆行才四十里,则江、湖、
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潍州。治所在今山东昌邑市西北三十里瓦城,即古鄑邑。六年(623) 省。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山东省昌邑县西。属潍州。六年省。
隋大业初改琅邪县置,属高密郡。治所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六十里峿山之北。唐省。古县名。隋大业二年(606年)改琅邪县置,治今山东省安丘市西南。属高密郡。唐武德六年(623年)废入安丘县。
在今浙江金华市城区西。《清一统志·金华府一》:五百滩“在金华县西五里双溪中。盘亘甚大,舟行牵挽须五百人然后可渡,故名”。
即今四川永川市东大安镇。清光绪《永川县志》卷3:大安场在“县东三十里。原名大坎。邑主许机憩此,更名大安,额书三字于场首。铺户约百家……亦省府通衢”。
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北。《元和志》 卷32悉州识臼县: 肃蕃山 “在州北八十里。肃蕃镇在山下”。
亦名多岳山、岳山。在今四川安岳县南。《元和志》卷33安岳县:安岳山“在县西南一里”。《舆地纪胜》卷158普州:乾艾山,“《九域志》载:郡治安岳山。耆旧相传,以安乐岳山在郡南岳阳坝”。
即今四川汶川县南岷江东岸桃关。《水经·江水注》: 都安县 “有桃关”。《方舆胜览》 卷55茂州: 桃关 “在汶川县之南八十里。远通西域,公私经过,唯此一路。关北当风穴,其 一二里间,昼夜起风,飞沙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