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廉江县

廉江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石城县置,为招义郡治。治所在今广东廉江市东北河唇镇西。以县西南廉水为名。乾元元年 (758) 为罗州治。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吴川县。1914年改石城县复置,属广东高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93年改设廉江市。


旧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石城县置,治今广东省廉江市北。为罗州治。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1914年复置,治今廉江市。1959年与遂溪县及海康县一部合并,改设雷北县。1961年恢复廉江县。1993年再撤销,改设廉江市。


猜你喜欢

  • 游山

    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北甬江入海口外。元 《延祐四明志》 卷7定海县: 游山 “在县 (今宁波市镇海区) 东二里海中”。

  • 义昌军

    唐方镇名。即横海军后期之号。治所在沧州(今河北沧县东南旧州镇)。《旧唐书·文宗纪下》:大和五年(831),“赐沧德节度使曰义昌军”。乾宁五年(898)并入幽州。见“横海军”。

  • 通沟口

    即今吉林集安市。当鸭绿江北岸,隔江即朝鲜境。原属怀仁县。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于此置辑安县。1965年改为集安县。1988年改为集安市。

  • 北山关

    明置,属宁番卫。在今四川冕宁县北。《方舆纪要》卷74番卫军民指挥使司“乌角关”条内:“卫北二十里有北山关, 皆为戍守处。”清设把总驻守。

  • 锦田驿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龙山驿为锦田驿。在今福建惠安县西南一里。

  • 长宁山

    又名长平山、照山、峨头岭。即今四川剑阁县东南鹤龄镇与苍溪县交界处之长林山。《方舆纪要》卷68昭化县:长宁山在“县西南九十里。上平下险,其上有池,清澈不竭。宋王智于此筑城据守,后王昭因其遗址立寨,驻兵保

  • 湛卢山

    在今福建松溪县南。《宋书·州郡志》 建安太守: “闽中有山名湛,疑湛山之炉铸剑为湛炉也。” 《新定九域志》 卷9建州有湛炉山,“ 《图经》 云: 昔湛王铸剑于其上,因而为名”。《清一统志·建宁府》 引

  • 永通桥

    ①五代汉乾祐二年(949)建,在今河北赵县西门外清水河上。长32米,宽7.7米,建筑风格和结构形式与赵州桥(大石桥)相似,有小石桥之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②又名八里桥。在今北京市通县西八里。为通

  • 战井镇

    北宋置,属富顺监。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元丰九域志》 卷7富顺监: “战井,监东四十里。”

  • 辰州府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辰州路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沅陵县(今湖南沅陵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怀化、吉首二市及沅陵、泸溪、辰溪、溆浦、黔江、麻阳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等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