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
在今湖北秭归县(剪刀峪)西北。《汉书·地理志》南郡秭归县:“归乡,故归国。”
在今湖北秭归县(剪刀峪)西北。《汉书·地理志》南郡秭归县:“归乡,故归国。”
即今四川巴塘县西南竹巴龙乡。为金沙江重要津渡。亦为打箭炉(今四川康定县)至西藏南路主要驿站之一。清乾隆《卫藏通志》卷4:“牛古有河通舟楫,复沿山行,逶迤五十里渡金沙江,至竹巴笼,有碉房、柴草、塘铺。”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置,属建昌道。驻盐源县(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有游击驻防。后废。
北宋置,属临海县。即今浙江临海市东北二十里大田镇。(1)在天津市汉沽区西北部,北濒蓟运河。面积11平方千米。人口 8840。镇人民政府驻大田庄,人口 2300。明初由田姓建庄,始称“西田庄”,简称田庄
在今四川金川县南安宁乡。《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 刮耳崖 “在崇化屯东十三里。悬崖峭壁,形势险阻”。
①亦作皇塘镇。即今江苏丹阳市东南皇塘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丹阳县图: 东南有黄塘。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丹阳县东南有 “黄塘镇”。②在今广东始兴县东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02始兴县
即今山西绛县东北三十四里大交镇。《水经·浍水注》: “浍水又西南与诸水合,谓之浍交。” 又 《魏书·地形志》 南绛郡: “治浍交川。” 皆此。
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南奓山镇附近。《清一统志·汉阳府》 “龙霓山” 条下: “又西有奓山。”(奓zhā) 集镇名。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中部。属奓山街道办事处。人口 5220。因位于奓山脚下得名。明末成
1940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沂水、莒县二县析置,治张家山宋(今山东沂水县东北杨庄镇西南张家楼子)。1948年撤销,并入莒沂县。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以沂水县北部设县。治张家山(今沂水县东北
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城南。《方舆纪要》卷81沅州:沅水驿在“州城南二里”。
旧名湓浦或湓江。源出今江西瑞昌县西南青山,东流经县南至九江市西,北流入长江。《明一统志》卷52九江府:龙开河“便于舟楫。世传古有龙开此河,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