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陀甸长官司
明洪武中置,属临安府。治所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二十八里大新寨。清康熙二十年 (1681) 改土舍,后属石屏州。道光年间迁治今红河县西南二十二里乐育。1933年废入石屏县。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和泥路置,治今云南省红河县西南。属临安府。1912年后废。
明洪武中置,属临安府。治所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二十八里大新寨。清康熙二十年 (1681) 改土舍,后属石屏州。道光年间迁治今红河县西南二十二里乐育。1933年废入石屏县。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和泥路置,治今云南省红河县西南。属临安府。1912年后废。
即今湖北西部之沮水。《左传》: 定公四年(前506),吴伐楚入郢,“楚子涉睢,济江入于云中”。宋元人注: “睢,睢水出新城昌魏县东,南至枝江县入江。”
即今浙江慈溪市东南十里彭桥乡。旧属余姚县。清光绪 《余姚县志》 卷1 《市肆》 有彭桥市。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浔州置,治所在桂平县 (今广西桂平县西五里)。乾元元年 (758) 复名浔州。唐天宝元年(742年)以浔州改名,治桂平县(今广西桂平市西)。辖境同浔州。乾元元年(758年)复
在今江苏江浦县西北三十五里东葛村。南朝梁末为临滁郡治。《舆地纪胜》卷42滁州云:古临滁郡“在清流县东五十五里之葛城。俗呼为罗城。按《魏书志》,梁置临滁郡治葛城,恐即此地也”。
在今山东东阿县东南。《资治通鉴》:南朝宋永初三年(422),“魏主遣中领军代人娥清、期思侯柔然闾大肥将兵七千人会周几、叔孙建南渡河,军于碻磝。癸未,兖州刺史徐琰弃尹卯南走”。景平元年(423),“道济
亦作大景山。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与小丙山相连。《寰宇记》卷135兴州顺政县:“大景山、小景山,景字本为丙,国讳改之,并在县东南七十里。其山峻崖南北相对,阔七步。其崖峻削,高百余丈。山衣石发,被于崖际。
唐开元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一说在今康定县东北鱼通。北宋以后废。唐改叶川州置,治今四川省康定县境内。辖境约当今康定县一带。宋废。
即慈湖。在今安徽马鞍山市慈湖街道。《三国志·吴书·孙休传》 裴注引 《吴历》 曰: “白燕见于慈湖。”
①在今甘肃武山县西北。《清一统志·巩昌府一》: 桦林山 “在陇西县东南四十里。峰峦秀拔,多产桦林木”。②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60兰州: 桦林山 “在州南三十里。山高耸,与马寒、皋兰二山
青又作蜻。即今青蛉河。在云南大姚县。《汉书·地理志》 青蛉县注: “应劭曰: 青岭水出西,东入江也。” 《水经·若水注》: “水出青蛉县西,东径其县下,县以氏焉。” 《隋书·史万岁传》:开皇间,南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