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扶余县

扶余县

①唐渤海国置,为扶余府扶州治。治所即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辽改为通远县。

②辽世宗时置,为怀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北一百五里岗根苏木。《辽史·地理志》扶余县:“本龙泉府。太祖迁渤海扶余县降户于此。”故名。金废。

③1914年改新城县置,属吉林滨江道。治所在伯都讷(今吉林松原市)。1929年直属吉林省。1987年改设扶余市。1992年改名松原市。


(1)古县名。(1)渤海国置,治今吉林省四平市西一面城。为扶州治。辽改名通远县。(2)辽大同元年(947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东北岗岗庙村。为怀州治。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2)旧县名。原名新城县,因与直隶(今河北)、山东、江西、浙江、贵州五省新城县重复,1914年改名。治伯都讷城(今吉林松原市宁江区)。1929年直属吉林省。1949年仍隶吉林省。1987年裁撤,改设扶余市,驻地不变。1992年扶余市撤销,设立松原市(地级);原扶余市为松原市扶余区。1995年扶余区更名宁江区。(3)今县名。在吉林省北部,北以松花江、拉林河与黑龙江省相邻。属松原市。面积 4464 平方千米。人口75.9万。辖11镇、15乡。县人民政府驻三岔河镇。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在伯都讷站南20千米处筑城,名新城(今松原市),驻伯都讷副都统。嘉庆十五年(1810年)设伯都讷厅。雍正五年(1727年)设长宁县,乾隆二年(1737年)废。十二年设伯都讷巡检司,属吉林厅。嘉庆十五年(1810年)置伯都讷厅。光绪二年(1876年)移治今榆树市;三十二年还旧治,升厅为新城府。1913年废府改置新城县。因与直隶(今河北省)新城县重名,次年改称扶余县,取古扶余名,属吉林省滨江道。1929年直属吉林省。1955年属怀德专区(后改公主岭专区),1958年改属白城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7年撤县设市(县级),属白城地区。1992年撤销扶余市,改置松原市(地级);原扶余市辖区改设扶余区。1995年扶余区撤销,分设宁江区和扶余县,县人民政府迁三岔河镇。地处松花江与拉林河汇流处,多湖泊,产鲤鱼、鲢鱼。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玉米、谷子、高粱、甜菜等为主,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石油储量丰富,为石油产区之一。富石英砂、硝等。工业有石油、化工、机械、建材、医药、食品、造纸等。京哈铁路,102、203国道,开于公路经此。古迹有大金得胜陀颂碑。


猜你喜欢

  • 大潭城

    相传西汉初闽越王筑。即今福建建阳市。《明一统志》卷76建宁府:大潭城“在建阳县治西。昔闽越王筑城于此以拒汉,下瞰溪潭,故名”。《三国志·吴书·贺齐传》:建安八年(203),“吴五六千户别屯大潭”,即此

  • 凤羽县

    元至元十一年(1274)置,属邓川州。治所在今云南洱源县南二十六里凤羽。明初仍存,后废入浪穹县。古县名。元降凤羽郡置,治今云南省洱源县南凤羽镇。属邓川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并入浪穹县。

  • 费侯国

    东汉改费县为侯国,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二十里古城。后复为县。

  • 沙栏墟

    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海宴东镇。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新宁县(今台山市)有“沙栏墟”。

  • 茹越山

    在今山西繁峙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40繁峙县: 茹越山 “山下旧有茹越镇,亦曰茹越口,为戍守处”。

  • 高新铁路

    从辽宁新民县 (今新民市) 北高台山至黑山县北新立屯。全长60.6公里。日伪于1938—1940年修筑。

  • 淤口关

    唐置,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五十里信安镇。五代晋入契丹,周世宗六年 (959) 收复,复置淤口寨,与益津、瓦桥合称三关。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 于此置破虏军。唐置,在今河北省霸州市东信安镇。五代晋初地入

  • 顺化堡

    明置,属甘州右卫。即今甘肃民乐县西顺化乡。《皇明职方舆图》 卷中甘肃镇边图有顺化堡。《方舆纪要》 卷63甘肃镇 “长乐堡” 条下: “又卫南有大满、顺化二堡。”

  • 固献镇

    即今河北威县东二十五里固献乡。民国《冠县志》 卷2: 《旧志》 有固献镇,“在河北,距县一百三十里”。

  • 都谷郎寨长官司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西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龙里县西南。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