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文安镇

文安镇

金废文安县置,属富庶县。在今辽宁建平县西北红帽子村附近。


(1)在河北省文安县中部、文安洼西侧。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39.7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文安,人口7300。隋为丰利县治,唐始为文安县治,故名。1953年设城内乡,1958年改文安公社,1984年改城关镇,1988年更今名。产小麦、玉米、蔬菜。有铁木、化工、机械、无线电、食品等厂。静王、文大、文胜公路经此。古迹有唐碑,尚存旧城墙。(2)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东北部。面积20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文安场,人口200。清光绪时以“文明平安”之意命名。镇以驻地名。1949年为简阳县均安乡,1955年置文安乡,1958年为文安公社,1976年改属龙泉驿区。1984年改乡,1995年置文安镇。盛产柑橘、鱼类。有丝绸、电子配件、机砖等业。成渝铁路经此。有公路南接成都市区。西南电力局中心仓库、四川省送变电公司仓库等驻此。


猜你喜欢

  • 梨树沟门

    清柳条边门之一。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北。《清一统志 ·锦州府二》: 梨树沟边门 “在宁远州西北一百里。旧有碾盘沟门,在州西北七十里。本朝康熙三十六年展边移此。乾隆五年改章京驻防”。

  • 三岔河

    ①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三汊河。明《辽东志》卷1海州卫:三岔河在“城西七十里”。《清一统志·奉天府一》:三汊河“在海城县西六十里,辽河、浑河、太子河合流入海处”。②即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北三岔河。明置三岔

  • 防风山

    即今浙江德清县东南封山和嵎山。《寰宇记》卷94武康县:防风山“在县东一十八里,先名封嵎山,唐天宝六年敕改焉”。古山名。即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南封山和嵎山。相传虞夏之际防风氏守封、嵎二山得名。唐天宝六载(7

  • 临滁郡

    ①北齐改北谯郡置,属南谯州。治所在北谯县 (今安徽全椒县西北)。北周复改为北谯郡。②亦作临徐郡。南朝梁末改北谯州置,属南谯州。治所在葛城 (今江苏江浦县西北东葛)。寻入东魏。陈废。东魏改北谯郡置,治今

  • 布山

    即瀑布山。在今山东肥城市东南三十一里。唐李白《赠别王山人归布山》之“布山”即此。

  • 落凤坡

    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白马关乡东庞统坟。俗传东汉末刘备军师庞统中流矢死此。《方舆胜览》卷54绵州: 白马山 “在魏城县西,山势高峻,上有庞统墓”。清王士祯有 《落凤坡吊庞士元》 诗。据《三国志·蜀书·庞统

  • 玉华站

    元置,在今福建清流县东北。元置,在今福建省清流县东北。后废。

  • 南道

    古代中国中原地区对西域交通的主要道路之一。《汉书·西域传》: “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 从玉门关和阳关 (今甘肃敦煌市西)

  • 溾水

    在今湖北京山县南。《水经· 沔水注》:溾水 “出竟陵郡新阳县西南池河山,东流径新阳县南,……又东南,流注宵城县南大湖,又南入于沔水”。

  • 塔失八里站

    一作塔失城站。元置,在今新疆伊吾县东南。明废。又作塔失城站。元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吾县东南。明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