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筑镇
即新住镇。今陕西西安市东北新筑乡。
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北部。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新筑,人口9500。镇以驻地名。西汉元封年间为漕河渡口,后渐迁住户于此名新住,谐音新筑。宋、元时曾称官碨店、新店。1950年设新筑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6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油菜籽,盛产鲜鱼。有渔业机具、建材、砖瓦、水泥预制件等厂。通公共汽车。古迹有韩信墓。
即新住镇。今陕西西安市东北新筑乡。
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北部。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新筑,人口9500。镇以驻地名。西汉元封年间为漕河渡口,后渐迁住户于此名新住,谐音新筑。宋、元时曾称官碨店、新店。1950年设新筑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6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油菜籽,盛产鲜鱼。有渔业机具、建材、砖瓦、水泥预制件等厂。通公共汽车。古迹有韩信墓。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汤原县东北都鲁河注入松花江处附近 (一说在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东多隆武噶山)。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今黑龙江省萝北、汤原二县交界
北魏太和十三年 (489) 析颍阳县置,属洛州。治所在今河南伊川县东南白沙乡下磨。东魏天平初为中川郡治。北周徙治废颍阳城 (今河南登封市西颍阳镇)。隋开皇六年 (586) 改为武林县。古县名。北魏太和
①即今河北石家庄市。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获鹿县图:东有石家庄。光绪《获鹿县志》卷2:石家庄在“县东三十五里”。②在今宁夏灵武县南。《清史稿·刘松山传》:同治九年(1870),广东提督刘松山镇压回民
①即春秋时之桑隧。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左传》: 成公六年 (前585) 冬,“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杜注: “汝南朗陵县东有桑里,在上蔡西南。”②在今江苏邗江县西南
即今甘肃敦煌市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之党河。《清一统志·安西州》: 氐置水,“今有党河,亦名锡尔噶勒津诃,发源敦煌县东南山中,北流二百余里,折西流百余里,会南来之一水,又折北流达沙州旧城之东,新城之西
即今河北丘县南十二里贾寨乡。清乾隆 《邱县志》 卷1: 北有贾寨村。
在今广西横县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10横州:长寨山“形如执笏,一名将军山”。
在今广东新兴县东南四十里。《方舆纪要》肇庆府新兴县: 圆岭 “高百余仞,周五十里。或讹为贤岭”。
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分庐江、武昌二郡置,治所在寻阳县(今湖北黄梅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市以西,湖北广济以东的长江两岸地区。其后屡有伸缩。东晋咸和中移治柴桑县(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二十里)。南朝
在今河北涞源县东三十里铁岭下。路出紫荆关。明景泰二年 (1451) 建城,设守备。清设把总于此。《方舆纪要》 卷44广昌县: 浮图峪,“嘉靖中,俺答突犯,游击陈风、朱玉率宁夏、固原兵来援,乃却,追过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