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明山

明山

①在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37复州卫: 明山在 “卫东十里。亦曰明王山。相传以高句丽王子东明葬其上,因名”。

②在今江西会昌县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会昌县: 明山在 “县北隔河二里,邑主山也。寒泉飞瀑,巨石蹲峙,下有五坡石”。

③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北二十里。周回二百里。《方舆胜览》 卷31沅州: 明山 “郡主山也。岗峦重复,朝抱郡治,飞云浓岚,如列画屏”。《清一统志·沅州府一》: 明山 “东为五士坡,旧传唐五高士结庐于此。稍西为百子峰”。

④即今湖南南县东南三十里明山头镇。旧属华容县,明置巡司于此。

⑤即今广东梅县东,与大埔县交界之明山嶂。《舆地纪胜》 卷102梅州: 明山 “在州之东三十里。山巅有古池,池有荷花五色”。《方舆纪要》 卷103程乡县: 明山 “在县东南四十里。高九百余丈,周三百里,形如帘幕。下有龙潭,中有仙花嶂,县之镇山”。

⑥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0思同州: 明山 “在州治东。岩穴相通”。


猜你喜欢

  • 大岭山

    在今福建连城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8连城县:“大岭山在县西南五十里。高峻层叠,有路西北入长汀县界。”集镇名。在广东省东莞市南。大岭山镇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480。农产以稻、豆类、甘蔗等为主。盛产优

  • 牌头镇

    即今浙江诸暨市西南三十里牌头镇。清光绪 《诸暨县志》 卷41 《坊宅志》: 牌头镇 “在二十九都斗子岩下,为婺越通衢。镇东有同文书院”。在浙江省诸暨市西南部、浦阳江两岸。面积85.8平方千米。人口5.

  • 广定县

    西魏恭帝二年(555)置,为蒲原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一里。隋仁寿元年(601)改为蒲江县。古县名。西魏恭帝置,治今四川省蒲江县鹤山镇。为蒲原郡治。隋仁寿元年(601年)改名蒲江县。

  • 中藏

    旧称喀木为前藏,卫为中藏,藏为后藏。后习称拉萨以东为前藏,以西为后藏。藏语卫是中间、中央之意。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前藏居诸之中,亦称中藏。”

  • 金紫山

    ①在今广东英德市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102英德县: 金紫山 “在县北十里。石山耸拔。冈脉南出,为县北一里之大庆山,俗名龙山”。②在今四川盐亭县北。《方舆纪要》 卷71盐亭县: 金紫山在 “县北 (

  • 鄂锡克特山

    又作鄂锡克塔山。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布列亚山北。清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卷27: 鄂锡克塔山 “国语,鄂锡克塔,星也。(宁古塔) 城东北三千六百十七里”。《清一统志·吉林一》“额密勒河” 条下

  • 高邮州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高邮府置,属扬州府。治所即今江苏高邮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高邮、兴化二市及宝应县境。1912年改为高邮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高邮府置,治高邮县(今江苏高邮市),辖境相当

  • 诺门罕布尔都卡伦

    清雍正十二年 (1734) 设,即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东南诺门罕布日德。“诺门罕布尔都”,蒙古语意为 “精通佛经”。

  • 泉州宣慰司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置,治所在泉州 (今福建泉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地。次年改置泉州行中书省。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治泉州(今属福建)。辖境相当今福建省。次年改泉州行中书省。

  • 癸辛街

    在今浙江杭州市上城区清湖桥附近。明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 卷13: “取癸辛方向,其门巷曰癸辛街。” 宋末学者周密居所,著 《癸辛杂识》 六卷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