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晋兴县

晋兴县

①即兴晋县。治所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北。《晋书·地理志》 讹为晋兴县。

②西晋永嘉五年 (311) 前凉张轨置,为晋兴郡治。治所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湟水南岸。北魏废。《水经·河水注》: 湟水 “又东南径小晋兴城北,故都尉治。阚骃曰: 允吾县西四十里有小晋兴城”。《清一统志·西宁府二》: 晋兴废县 “小晋兴城盖即晋兴郡治之晋兴县。其曰小晋兴者,犹沛郡之沛县为小沛也”。

③东晋大兴元年 (318) 置,为晋兴郡治。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市南二里郁江南岸亭子街。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宣化县。

④东晋孝帝时置,属遂宁郡。治所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北玉溪镇西青石坝。南齐属东遂宁郡。西魏改为始兴县。

⑤东晋侨置,属巴西郡。治所在今四川安县东北。西魏废入益昌县。

⑥南朝宋置,属巴渠郡。治所在今四川达川市、达县或宣汉县境。齐以后废。

⑦南朝宋置,属越嶲郡。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北境。齐废。

⑧隋开皇十一年 (591) 置,属郴州。治所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旧市。大业初属桂阳郡。唐贞观八年(634) 废。

⑨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南晋州。治所在今广西武鸣县南三十里。贞观八年 (634) 属邕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改为乐昌县。


古县名。(1)西晋置,治今江西省贵溪市。属鄱阳郡。后废。(2)西晋元康初分余汗县置,治今江西省余江县东北晋兴乡。属江州。永嘉七年(313年)改名兴安县。(3)东晋大兴元年(31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南邕江南岸。为晋兴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宣化县。(4)东晋置,治今重庆市潼南县北。属巴郡,后属遂宁郡。西魏时改始兴县。(5)东晋置,治今四川省安县东北。属巴西郡。西魏时废入益昌县。(6)隋开皇十一年(591年)置,治今湖南省资兴市南。属桂阳郡。唐贞观八年(634年)废。(7)唐武德五年(622年)析宣化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南。属南晋州,后属邕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改乐昌县。


猜你喜欢

  • 鸡鸣城

    ①一名鸡子城。故址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35兴化军《古迹》:鸡子城“在莆田县(按当为仙游县)东北十里。《旧经》云,未详其义”。《明一统志》卷77兴化府《古迹》:鸡子城“在仙游县东咸平里鸡

  • 鹅桥堡

    清置,属义宁县。在今广西临桂县西。《清一统志·桂林府一》: 鹅桥堡 “在义宁县南十二里。有兵汛守”。

  • 玉遮山

    又名查山、茶山,俗呼遮山。在今江苏吴县西。明王鏊《姑苏志》卷8:玉遮山“在阳山之南,横立如屏。今但呼为遮山。《旧志》为查山”。

  • 榆枣关

    明置,故址在今山西盂县北八十里御枣口村。《方舆纪要》 卷40盂县: “榆枣关在县东北一百十里,路亦通平山县,滹沱河所经也。”

  • 牛头寺

    ①亦名长乐寺。后名永福寺。在今四川三台县西门外半里牛头山下。唐杜甫有《上牛头寺》、《望牛头寺》诗。②在今陕西西安市南二十里樊川北。《清一统志·西安府四》:唐贞元六年建,内有四季柏,形如张盖,四时皆花”

  • 罗文渠

    在今陕西华县东南十五里。《新唐书·地理志》 郑县: “东南十五里有罗文渠,引小敷谷水,支分溉田,皆开元四年诏陕州刺史姜师度疏故渠,又立堤以捍水害。”

  • 嵊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剡县 (今浙江嵊县)。辖境相当今浙江嵊县、新昌二县地。八年(625) 废。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剡县(今浙江嵊州市南)。辖境约当今浙江省嵊州市一带。八年废。

  • 孟董沟

    即今四川理县东北之孟屯沟。源出县北鹧鸪山东麓,东南流经上孟、下孟两乡,于薛城东北注入杂谷脑河。清同治 《直隶理番厅志》 卷1: 孟董水“源出梭磨土司克州雪山,水南北分,南流为孟董水,计一百三十里至厅城

  • 曼陀郎

    故地在今印度卡奇湾北岸蒙德拉一带。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曼陀郎,国界西北隔,与波宁接壤。壤瘠,宜种麦。”

  • 青桐墟

    即今广西横县北青桐圩。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横州图: 北有青桐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