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路
元大德九年 (1305) 改平阳路置,治所在临汾县 (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石楼、灵石、和顺县以南地区。明洪武元年 (1368) 改平阳府。
元大德九年(1305年)因地震以平阳路改名,治临汾县(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石楼、介休、和顺等市县以南地区。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平阳府。
元大德九年 (1305) 改平阳路置,治所在临汾县 (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石楼、灵石、和顺县以南地区。明洪武元年 (1368) 改平阳府。
元大德九年(1305年)因地震以平阳路改名,治临汾县(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石楼、介休、和顺等市县以南地区。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平阳府。
在今广东惠州市旧城外。《舆地纪胜》卷99惠州:合江楼“在郡之东二十步。东坡尝居焉”。苏东坡有《寓居合江楼》诗云:“海山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
在今广西永福县东。《方舆纪要》卷107永福县:三里驿“在县城东”。
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南四十四里两河乡东北麦城村。《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水经·沮水注》:沮水“又南径麦城西”。即此。相传楚昭王所筑,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南沮、漳两水间。《三国志
亦作罗徊洞。北宋置,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罗回。元废。
在今四川三台县南。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郪县有 “富国盐井”。唐代为富国镇新井盐场。宋置富国监主盐务。
①简称司隶。西汉征和四年(前89)置,掌京畿七郡捕督奸猾,察举百官以下犯法者。无固定治所。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陇县、彬县、黄陵、洛川、宜川以南,山西永和、汾西以南,霍州、沁水、阳城以西和河南安阳、
亦名大雪山。在今四川越西县西。《方舆纪要》卷74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阿露山“在卫西五十里,即大雪山,东南与小相公岭相接”。
在今福建罗源县东北十里。明王应山《闽都记》卷32罗源县:仙茅山“在徐公里。两山相连,曰大茅、小茅。大而高峻,嘉树繁茂。相传徐登尝采茅根于此”,故名。
一名矿谷。在今山西垣曲县北。《清一统志·绛州》:折腰山“在垣曲县西北七十里。中低而两头皆昂。相传旧有铜矿,凿久脊摧”。《水经·河水注》 倚亳川水“出北山矿谷”,即此。
清置,属绛县。即今山西绛县东北三十四里大交镇。古镇名。又作绘交镇。金置,即今山西省绛县东北大交镇。属绛县。因浍水西南与诸水交合,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