晖华殿
十六国后赵建。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北城太武殿旁。《晋书·石季龙载记》: 石遵僭位后,“太武、晖华殿灾,诸门观阁荡然”。
十六国后赵建。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北城太武殿旁。《晋书·石季龙载记》: 石遵僭位后,“太武、晖华殿灾,诸门观阁荡然”。
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北。《清史稿·地理志》 宽甸县:“二龙渡巡司,光绪三年置。”民国初改置县佐。
指泗水之滨。《左传》: 哀公八年 (前487),吴师克东阳而进,“遂次于泗上”。《史记· 孔子世家》: “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 又 《战国策·楚一》: 张仪说楚王曰: “大王悉起兵以攻宋
在今浙江临安县于潜镇西。《清一统志·杭州府二》: 野翁亭 “在于潜县 (今临安县西于潜镇)西一里。 宋熙宁中县令刁建。 苏轼有 《野翁亭》诗”。
北宋置,属元城县。在今河北大名县境。
即卡伦街。今吉林九台市西南卡伦镇。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6:长春府东“五十五里东卡伦镇,街东有雾海河渡口,通瓦铜沟及双庙子等路”。
1919年置,属新疆阿山道。治所在今蒙古国科布多南布尔干。1920年改设县佐。1924年改为布尔根县。
南诏和大理又称阳苴咩城 (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 为紫城。《南诏野史》: “代宗甲辰广德二年,羊苴咩城成,凤名之曰大理城,又名紫城。” 郭松年 《大理行记》: “阳苴咩城亦名紫城。”
即仆千水。今四川邛崃市南之火井河及南河(邛崃河)。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临邛县“有布仆水,从布仆来合文井江”。
亦作漓水。即今广西东部之桂江 (漓江)。《汉书·地理志》 零陵县: “又有离水,东南至广信入郁林,行九百八十里。” 《史记·南越列传》: 元鼎五年 (前112) 灭南越,“故归义越侯二人为戈船,下厉将
在今湖北竹溪县西北五十里竹溪河南岸。清有外委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