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①亦名浣花草堂。在今四川成都市区西郊浣花溪畔。为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故居。唐乾元三年(760)诗人在此盖草舍居住,即诗中所云“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北宋元丰间,在旧址建祠宇,近梵安寺,成为成都著名的游览胜地。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8:“四月十九日,成都谓之浣花遨头,宴于杜子美草堂沧浪亭。倾城皆出,锦绣夹道, 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故盛于他时。”明弘治与清嘉庆年间两次修建,形成今日之格局,占地24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廨、诗史堂、工部祠等。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五里。唐杜甫寓夔州时之故居。即东屯。杜甫有《自瀼西荆扉且居东屯茅屋》等诗。明正德《夔州府志》卷3:杜甫宅“在府东北。即古之东屯,今草堂也。王十朋有诗”。

③又称杜公祠。在今甘肃成县东南八里凤凰山下飞龙峡口右侧。《元一统志》:杜甫宅“在飞龙峡东”。唐乾元二年(759)杜甫自秦州到同谷(今成县),在飞龙峡口“修茅茨容身”。即此。草堂重建于北宋,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重修。现存为清代建筑。


别称浣花草堂。在四川省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为唐代诗人杜甫成都故宅旧址。原宅中唐后已不复存。北宋元丰年间,知府吕大防始重建茅屋,立祠宇。元、明、清曾改建修葺。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及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的两次修建,奠定了今日草堂规模。主要建筑自前至后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诗史堂两侧为陈列室,环以回廊与大廨相连,布局紧凑。园林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梅园楠林,翠竹千竿,溪流小桥交错庭中。现已建成杜甫草堂博物馆。

杜 甫 草 堂


猜你喜欢

  • 云棚城

    在今江西高安县北。《寰宇记》卷106筠州高安县:云棚城“在州北。唐应智顼屯兵地”。《方舆纪要》卷84瑞州府高安县:云棚城“在府北三十里。又府北五里有断水桥城。隋大业末萧铣、林士宏攻掠江西,土人应智顼拒

  • 地青寨

    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南地青乡。《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地青寨在“府南六十里”。

  • 课里 (裹)

    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东南三十里课里。清有外委把总戍守。

  • 南越王墓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北,解放北路西侧的象岗山。1983年6月发现。墓在山腹部,墓底距岗顶约20米。墓室南北长10.85米,东西最宽处12.43米,前部有前室和东西耳室,后部有主室和东西侧室,主室之后有后藏

  • 失怜站

    元置,在今黑龙江嫩江县南伊拉哈镇。元《析津志》天下站名:“奴迷百三十(里)失怜。”明废。

  • 宁塞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廓州置,治所在广威县(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黄河北岸)。辖境相当柜青海尖扎、贵德二县及化隆回族自治县西部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廓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廓州置,治

  • 柘州

    唐显庆三年 (658,或作显庆元年656) 置,治所在柘县 (今四川理县西北与黑水县接壤地带)。《元和志》 卷32柘州: “以山多柘木,因以为名。” 天宝元年 (742) 改为蓬山郡,乾元元年 (75

  • 石高寨

    在今福建长泰县东。《方舆纪要》卷99长泰县:石高寨“在县东十里。宋置。昔人尝保此以避贼”。

  • 芙蓉街

    即今浙江乐清市东北四十里芙蓉镇。清光绪《乐清县志》卷1《邑里》:十七都有大芙蓉。明朱谏有《寓芙容蔡怀德宅送方秀才还昆阳诗》。

  • 洛水

    ①又名洛涧。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北之窑河。《明史·地理志》 凤阳府怀远县: “又西南有洛水,与寿州分界,径县南新城村入淮。”②在今山东莒县西北四十里。出檀特山阴,东南流入于沭。元于钦 《齐乘》 卷2 “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