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桐山

桐山

①在今安徽无为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6无为州: 桐山 “亦在州西九十里,有水道通白湖,渔人用箔取鱼,亦名上箔山。又有下箔山,在州西南九十里”。《清一统志·庐州府》: 桐山 “又名上箔山,即 《隋志》 庐江县上簿山也。又有下箔山相近”。

②在今福建福鼎县城。《方舆纪要》 卷96福宁州: “嘉靖三十九年,倭贼自州城流劫至桐山,指挥卢锜等击败之。” 即此。《清一统志·福宁府》: 桐山“平坡宽广。旧产桐,故名”。


区片名。在福建省福鼎市北部、桐山溪下游。市人民政府驻地。人口4.6万。清时船只可达镇上,因周围山地盛产梧桐,故名。清嘉庆《福鼎县志》:桐山“即今县治。平坡宽旷,旧多产桐,故名”。别称桐城、桐川。原为屯兵设防地,设巡检司。《读史方舆纪要》:桐山在“州西北百六十里,接浙江平阳县界。其地险阨,可以戍守。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贼自州城流劫至桐山,指挥卢锜等击败之”。清起为县城。1949年前曾设镇,后改制,1955年设桐山镇。1958年改公社,1968年改城关公社。1980年复设桐山镇。1995年撤镇改设办事处,为福鼎市驻地。农业主产蔬菜、茶叶。工业以食品、化学、机械为主。福分(福鼎)公路经此。海运达沙埕。清顺治五年(1648年)明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刘中藻据此抗清。古迹有昭明寺、昭明塔、一览轩、圆觉寺等。


猜你喜欢

  • 索克宗

    又名锁庄子、所宗、索增登寺宗。即今西藏索县。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语: 索克,草地也。城旁丰于草,故名。” 1960年改设索县,驻赞丹雪。

  • 本溪湖市

    1939年伪满由本溪县析置,属奉天省。驻本溪湖(今辽宁本溪市)。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名本溪市。

  • 牛屯河镇

    在今安徽和县南六十五里。明、清置巡司于此。

  • 乌常泛

    又名乌常泽、黑冢泊。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五十里。元于钦《齐乘》卷2:巨洋水“又东北由黑冢泊入海。黑冢泊,《述征记》谓之乌常泛。齐人名湖为泛。冢即秦皇望海台也”。

  • 殷墟

    商代后期都城。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四里小屯村一带。《水经·洹水注》: “洹水出山,东径殷墟北。《竹书纪年》 曰: ‘盘庚即位,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史记·项羽本纪》: 秦二世二年 (前208),“

  • 旧港镇

    在今江苏仪征市东南。清时有巡检把总驻此。

  • 汉州

    唐垂拱二年(686)分益州置,治所在雒县(今四川广汉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广汉、德阳、绵竹、什邡、金堂等市县地。天宝元年(742)改为德阳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为汉州。南宋端平中废。元中统元年(12

  • 都唐县

    又作都篖。西晋太康二年 (281) 在原都梦县地置,属兴古郡。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境。东晋永和三年 (347) 后改西安县。古县名。西晋太康二年(281年)置,治今云南省文山县境内。属兴古郡。南朝宋废。

  • 黄崖堡

    在今河北滦平县南。《清一统志 ·承德府》 “黄崖堡” 条引 《方舆纪要》 曰: “水出古北口外,自大、小黄崖流入密云县境”; 又引 《畿辅志》曰: 墙子岭关 “北为大黄崖,又稍北为小黄崖,皆有堡”。

  • 卫国军

    唐方镇名。光化元年(898)改宁塞军置,治所在延州(今陕西延安市东)。五代梁改名忠义军。唐方镇名。唐光化元年(898年)以宁塞军改名,治延州(今延安市)。领延、丹、鄜三州。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志丹、子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