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梁园

梁园

①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本名吹台,又称繁台。汉梁孝王增筑,以为游观之所。唐李白有 《梁园吟》。

②在今广东佛山市内。清嘉庆、道光年间内阁中书、著名画家梁蔼如叔侄等建造。由十二石斋、寒香馆、群星草堂、汾江草庐等四组园林建筑群组成,规模宏大,布局精巧,富有岭南特色,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


(1)古地名。(1)即今安徽省肥东县东北梁园镇。清末太平军陈玉成率太平军曾进军至此。(2)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本名吹台,又称繁台。汉梁孝王筑,以为游赏之所。(3)即“兔园”。(2)景点名。在广东省佛山市松风路先锋古道93号。与番禺馀荫山房、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合称为清代粤中四大名园。建于嘉庆、道光年间,由当时官任内阁中书的梁蔼如及其侄梁九章、梁九华、梁九图叔侄四人精心营建而成的私家庭园,故称为“梁园”。包括今升平路松桂里“十二石斋”、松风路西贤里“寒香馆”以及松风路先锋古道“群星草堂”和“汾江草庐”等四组毗连的建筑群,是粤中四大名园中占地最广的。今十二石斋和寒香馆已为民居,仅存群星草堂,占地近2万平方米。1982年以来逐步修复整治,园内群星草堂、秋爽轩、客堂、书斋等主体建筑玲珑雅致。院内回廊环绕,一池绿水,与船厅、桥亭相映成趣。太湖石、石英石奇谲多姿,而杧果、山松等百年古树以及新栽竹木,苍劲挺拔。园内还将原寒香馆收藏的历代名家法帖刻石珍品八十余件收集陈列,丰富了名园的内涵。

梁  园


猜你喜欢

  • 郫水

    即郫江。今四川金堂县和简阳市之间的沱江河段。《资治通鉴》: 西晋永宁元年 (301) 十一月,罗尚因频为李特所败,“乃阻长围,缘郫水作营,连延七百里,与特相距”。古水名。又称郫江。即今四川省金堂县与简

  • 春秋宋邑,后入于楚。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南七十里古城乡。《史记·春申君列传》: “魏氏将出而攻留、方与、铚、湖陵、砀、萧、相,故宋必尽。”古邑名。春秋战国宋邑。在今安徽省濉溪县南、浍河北岸。《史记·春申君

  • 永安井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奉节县:“有永安井盐官。”唐李贻孙《夔州都督府记》:白帝城之左五里,得盐井十四。《寰宇记》卷148奉节县:“八阵图下东西三里有一碛,东西一百步,南北广四十步。碛

  • 小南头

    即今山西大同市东南小南头乡。1949年5月解放后,大同县曾迁治于此。

  • 斟寻

    ①寻亦作。 夏代都城。 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左传·哀公元年》: “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帝后相。” 《水经· 巨洋水注》 引 《竹书纪年》: “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 钊田墟

    即今江西上高县西南四十二里钊田街。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6:瑞州府上高县西南有钊田。

  • 水口山

    在今湖南常宁县东北六十里。矿藏主要有铅、锌、金、硫磺。宋代始开采白银。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收归官办,以开采铅锌著名。

  • 太和城

    ①北魏筑,在今河南嵩县南,汝水东南岸。《水经·汝水注》:汝水“东北流径太和城西,又东流径其城北”。《方舆纪要》卷51伊阳县:太和城“在县西南,后魏时筑。其后西魏得其地,置兵为防御之所”。②唐代“河蛮”

  • 龙川墟

    即今广西百色市东北龙川乡。清属凌云县,有外委戍守。

  • 五堰

    又名鲁阳五堰。唐景福元年(892)台濛筑。在今江苏高淳县东。《新唐书·杨行密传》:“孙儒围行密宣州,凡五月不解。台濛作鲁阳五堰,拖轻舸馈粮,故行密军不困,卒破孙儒。”《舆地纪胜》卷17建康府:银淋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