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呼楚
即今新疆塔城市。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 于此筑绥靖城,改名塔尔巴哈台。《清一统志·塔尔巴哈台》: 绥靖城 “地名楚呼楚,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所驻”。
即今新疆塔城市。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 于此筑绥靖城,改名塔尔巴哈台。《清一统志·塔尔巴哈台》: 绥靖城 “地名楚呼楚,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所驻”。
东魏天平二年 (535) 改河南县置,为河南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涧水东岸。北周复为河南县。古县名。东魏天平二年(535年)改河南县置,治今河南省洛阳市西。为河南郡治。北周复名河南县。
在今云南瑞丽市东十二里。明代麓川平缅宣慰司尝迁治于此。
1913年改邵阳县置,属湖南湘江道。治所即今湖南邵阳市。1922年直属湖南省。1926年复改邵阳县。旧县名。原宝庆府附郭首县邵阳县,1912年裁县留府,1913年裁府改邵阳县。旋又易名宝庆县,采用旧府
即木乃奚。在今伊朗北部里海南岸。《元史·太祖纪》:十七年(1222)春,拖雷“还经木剌夷国,大掠之”。
亦作乌玉河。即今新疆和田、皮山境之喀拉喀什河。《明史· 于阗国》: 于阗国 “其国东有白玉河,西有绿玉河,又西有黑玉河,源皆出昆仑山。土人夜视月光盛处,入水采之,必得美玉”。
又名笔架峰。在今湖南炎陵县北十里。《明一统志》 卷64衡州府: 青台山 “形如笔架,为一邑壮观”。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南之南屏山北麓慧日峰下。五代周显德元年 (954) 吴越国建,原名慧日永明院。北宋太平兴国二年 (977) 改名寿宁禅院。南宋建炎二年 (1128) 改为净慈禅寺。绍兴十九年(114
即今西藏乃东县。原西藏地方政府设乃东宗。“乃东”,藏语意为象鼻山尖前。1960年改设乃东县。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乃东。1960年撤销,改置乃东县。
即德钦设治局。1932年改阿墩子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德钦县。1951年改设德钦县藏族自治区。1956年改德钦县。
隋开皇三年(583)改巫县置,属信州。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旧唐书·地理志》 巫山县:“隋加‘山’字, 以巫山硖为名。”大业初属巴东郡。唐属夔州。《新五代史·前蜀世家》:永平四年(914),“荆南高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