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岭
即今四川荥经县西南、汉源县北之大相岭。《资治通鉴》: 五代梁乾化四年 (914),南诏寇黎州,前蜀将王宗范等击之,“破其武侯岭十三寨”。即此。
古山名。在今四川省汉源县北清溪乡北。《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四年(914年),南诏寇黎州,蜀主以宗范、宗播、宗寿为三招讨以击之,败之于潘仓嶂,又败之于山口城,“破其武侯岭十三寨”。唐筑城于此,名武侯城。
即今四川荥经县西南、汉源县北之大相岭。《资治通鉴》: 五代梁乾化四年 (914),南诏寇黎州,前蜀将王宗范等击之,“破其武侯岭十三寨”。即此。
古山名。在今四川省汉源县北清溪乡北。《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四年(914年),南诏寇黎州,蜀主以宗范、宗播、宗寿为三招讨以击之,败之于潘仓嶂,又败之于山口城,“破其武侯岭十三寨”。唐筑城于此,名武侯城。
元代置,属临安路。治所即今云南开远市。《方舆纪要》卷115阿迷州:“《志》云:阿宁,古蛮名,今讹为阿迷。”明属临安府。南明改名开远州。清初复名阿迷州。1913年改为阿迷县。元为阿宁万户府。阿宁为少数民
又称西山城。汉唐时于阗国都城。在今新疆和田市西二十里约特干遗址。《汉书·西域传·于阗国》:“于阗国,王治西城……于阗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河源出焉。多玉石。”
①在今江西新干县东北。《寰宇记》卷109吉州新淦县:小庐山“山周回百里。南接乐安,北抵丰城界”。《清一统志·临江府》:小庐山“在新淦县东北八十里。……上有石池, 朗然如镜。又有石泉,分飞瀑四道, 汇于
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明一统志》 卷10常州府: 唐贡山 “在宜兴县东南三十五里。山产茶。唐时入贡,故名”。
在今湖南祁阳县西。《方舆纪要》 卷81祁阳县 “三吾驿” 条下: “又雷坛,在县西七里。其地山岩高数十丈,可容百余人。洞南有石门。又南数十步石岩通窍,泉涌其下。昔尝建道观于此,因名。”
亦名牛头寨。在今四川梁平县西仁贤镇牛头村。南宋淳祐二年(1242),为抗元建城于赤牛山,移梁山军及梁山县于此。
即今广东广州市北江高镇。明于此置慕德里巡司。清为江村圩。1938年被侵华日军所毁,1944年复建,取江村、高塘两圩之首字,改名江高镇。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置,属牢州。治所在今四川攀枝花市西北。永徽三年(652)废入昌明县。古县名。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置,治今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北金沙江和雅砻江会合处。属牢州。永徽三年(652年
在今浙江龙泉市龙渊公园。《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九姑山“在县治西北”。为县治诸山屏障之一。
①又名治平寺。在今四川重庆市城东小什字。据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载: “治平寺有石刻‘西山佛’ 三字,旁刻开山祖月名。祖月,宋治平时僧也。有罗汉、先天二洞,皆古洞。” 罗汉寺以罗汉堂里的五百阿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