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定县

武定县

①三国吴建衡三年 (271) 置,为武平郡治。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隋开皇十年 (590) 改为崇平县。

②南朝宋置,属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德庆、郁南、罗定等市县境。隋开皇中废。

③1913年废武定直隶州改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武定县。1916年直属云南省。


(1)古县名。三国吴建衡三年(271年)置,治今越南永福省永福县东南平州。为武平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为崇平县。(2)今县名。在云南省中部偏北、金沙江南岸。属楚雄彝族自治州。面积 3322 平方千米。人口26.4万。辖3镇、10乡(含1苗族乡、1傣族乡)。县人民政府驻近城镇。以彝族罗婺部居住的坝子彝音龙炎汉译为武定。宋大理为罗婺部,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称罗婺万户府,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始称武定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武定军民府。万历中罢军民府称武定府,治今县东。隆庆四年(1570年)迁今址。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废府置武定直隶州。1913年改为武定县。1949年建武定临时军政委员会。1950年置武定专区。1953年并楚雄专区称武定县。1957年属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金沙江南岸滇中高原山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玉米、小麦、蚕豆、马铃薯、烤烟、油菜籽等。特产以白云豆、“武定壮鸡”、松茸、香菌、木耳、牛肝菌、板栗、野坝子蜂蜜著名。工业有机械、化工、建材、冶炼等。108国道贯穿武定。名胜古迹有罗婺部长后裔凤家城遗址、文峰塔、狮子山风景区。


猜你喜欢

  • 万景山寨

    在今浙江缙云县北二十四里,接永康县界。《方舆纪要》卷94缙云县:万景山寨“在县西北, 中容万人”。

  • 枷板站

    亦名塞勒佛特库站。清改札不剌站置,在今黑龙江省宾县东北宾安镇。

  • 何岩水

    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北何岩下。《方舆纪要》卷96仙游县:何岩水“源有三, 皆出山谷中。其下流一出濑溪下木兰陂,一出鲤湖下莒溪,一出龙津下延寿溪,并注于海”。

  • 蔺州

    唐元和初置,属泸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古蔺县。北宋乾德二年 (964) 废。唐元和元年(806年)置,治今四川省古蔺县。以境内蔺草丛生,故名。北宋废。

  • 凫口

    在今陕西勉县西。《资治通鉴》:五代梁太祖乾化元年(911),“蜀主以昌王宗为应援招讨使,定戎团练使王宗播为四招讨马步都指挥使,将兵救安远军,壁于廉、让之间, 与唐道袭合击岐兵,大破之于

  • 哥基川

    即吐延川。今陕西延川县北秀延河。《方舆纪要》 卷57延川县: 吐延川 “一名哥基川。番语亦谓之濯筋水”。

  • 吕母固

    在今山东日照市南。《汉书·王莽传》:天凤四年(17),琅邪吕母起兵,“初, 吕子为县吏,为宰所冤杀,母散家财,以酤酒买兵弩,阴厚贫穷少年,得百余人。遂攻海曲县,杀其宰,以祭子墓”。《元和志》卷11莒县

  • 龙门龛

    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两山对峙,东曰香山,西曰龙门。石壁峭立,伊水中出。壁间凿石龛石佛大小千数,多后魏及唐时所凿。唐韦应物《龙门游眺》:“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

  • 鸣蝉堡

    在今甘肃秦安县北。《晋书·乞伏乾归载记》: 东晋太元十六年 (391),“苻登将没奕于遣使结好,……请讨鲜卑大兜国,乾归乃与没奕于攻大兜于安阳城,大兜退固鸣蝉堡,乾阳攻陷之”。即此。确址不详。疑在今甘

  • 蛇骨塔

    原名佛图寺塔。又名灵塔。在今云南大理市 (下关) 北六里,点苍山斜阳峰东麓阳平村旁。为正方形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高30.7米,底层每边宽 4.5 米,顶有青铜塔刹。为南诏古塔。据 《南诏野史》 载:“唐